瀑水源何处,高疑云汉通。
泻时垂练直,落处古潭空。
客寄诗能好,龙蟠意自雄。
知君来岘首,为我说隆中。
【注释】
次张彦辅卧龙之作:次,次于。卧龙之诗,指三国时刘备的大臣诸葛亮。彦辅,指张昭。
瀑水源何处,高疑云汉通:瀑布水从哪里来?好像从天空的高远处直泻而下。云汉,天河。
泻时垂练直,落处古潭空:瀑布水流到地面时像一条白色的绸带,落在地上后形成一片空旷的古潭。
客寄诗能好,龙蟠意自雄:我寄来的诗歌能写得好吗?就像蛟龙盘曲在深潭一样,意气不凡。
知君来岘首,为我说隆中:我知道你会来到这个岘山脚下,就请你为我讲讲这个地方。
【赏析】
本诗是作者与友人张昭的唱和之作。诗中赞扬了友人的诗才,并表达了自己希望与友人共论天下大事的壮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豪壮之气。
首联“瀑水源何处,高疑云汉通”,写瀑布的源流及瀑布飞泻的情景。这两句以瀑布喻人的才华和雄心。诗人用“疑”字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壮观景象,也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之情。同时,“疑”字也暗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颔联“泻时垂练直,落处古潭空”,进一步描绘了瀑布飞泻的景象。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瀑布飞泻的气势比作一条白色的绸带,落在地上后形成一片空旷的古潭。这两句既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壮观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羡慕之情。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信心和期待。
颈联“客寄诗能好,龙蟠意自雄”,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朋友寄来的诗歌能够写得非常好,就像蛟龙盘曲在深潭一样,有一股浩然正气。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蛟龙,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敬意。
尾联“知君来岘首,为我说隆中”,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共论天下大事的愿望。诗人知道友人会来到这个岘山脚下,就请他为我讲讲这个地方。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与友人共同探讨天下大事、共谋大业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热烈,通过描绘瀑布飞泻的景象以及抒发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互相尊重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