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髻鬟拥,湖平妆镜空。
荒亡馀旧事,惨澹只悲风。
兴发千山里,诗成一笑中。
诸君莫惆怅,吾道固当穷。
【注释】
木落:树木凋零,落叶。髻鬟拥:女子梳妆,发髻高挽如云。妆镜空:镜子空空,指秋意浓重。荒亡:衰败灭亡。余旧事:遗留下来的往事。惨澹:萧条冷落。兴发:兴致勃发。千山里:指遥远的群山之中。诗成一笑中:指诗歌写成后,只是一笑而已。诸君:对朋友的尊称。惆怅:伤感、忧郁。吾道固当穷:我的学说本来就应该穷尽。
【赏析】
《和林择之凤凰山韵》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一首作品。此诗以写景起笔,首联写秋色之美;颔联写秋色之哀;颈联写秋意之浓;尾联抒发自己志向与感慨。全诗语言平淡,含蓄蕴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城(今属安徽)人。他是宋初著名的诗人之一,在北宋初期诗坛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特色也相当显著,但在当时却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到仁宗天圣初,才因献诗受到赏识,被召试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由于他为人耿直正直,不附权贵,因此多次遭到打击和排斥。嘉祐四年(1059)二月,因言事得罪而贬知河阳县。后来迁任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通判,又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免。晚年定居在苏州(今属江苏),过着隐逸的生活。
梅尧臣的诗多描写农村景物,风格清奇淡远。他的一些咏物诗,虽写得十分工细,却总嫌着色太多,缺乏韵味。不过,他的山水田园之作,却能表现出一种清旷恬淡的境界。这首七绝,即写于他被贬润州的时期。
“木落”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冷的深秋图景。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尽,只剩下高高堆起的髻发一样的树顶;湖面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面,显得格外空旷寂寥。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荒亡”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慨。这里所说的“荒亡”,指的是国家的灭亡,而“惨澹”则是形容萧条冷落的气氛。作者通过这两幅画面,将自己的感慨之情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兴发”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与深化。这里的“兴发”,指的是作者的兴致勃勃,充满了激情与豪情壮志。而“一笑中”则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只是淡淡一笑而已。这两句诗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它表明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
“诸君”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诸君”,指的是在座的朋友们。作者在这里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然而,他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即使面对这样的感慨也不应该感到伤感与忧愁。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令人深感敬佩。
这首诗以写景起笔,首联写秋色之美;颔联写秋色之哀;颈联写秋意之浓;尾联抒发自己志向与感慨。全诗语言平淡,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