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东州路,音书仅一通。
承颜终未遂,仰德竟何穷。
野哭悲能遽,岩居计莫同。
关心九原路,无树不高风。

【注释】

东州:指洛阳。通:消息。承颜:奉承君主的旨意。九原:墓地,泛指地下或遥远的地方。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对故旧的怀念之情的抒写,也是对故人的颂扬。前一首写故人从洛阳东去,与故人分别后音信全无,自己虽承君之命办事,但终未得到君的信任。后一首写朋友去世后,自己在野地哭泣哀伤,而其墓旁却有高高的树木随风飘扬,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其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第一首《挽鹿伯可郎中二首》是诗人在友人离世后,对友人生前所做之事以及与君的关系进行追忆和感慨之作。诗中“承颜”两句,是说自己在朝廷为官,尽管尽力奉承君王,但终究没有得到君王的信任;“仰德”两句,是说自己对君王一片忠心,却不知君王究竟看重什么。“野哭”三句,是对故人的悼念及对自己处境的感叹。“岩居”两句,是表达诗人对自己身处野居、无人问津的处境的无奈和悲哀。“关心”一句,则表明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人死后安息之地的关切。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故人崇高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故人离去的哀痛之情的倾诉。

第二首《挽鹿伯可郎中二首》,是诗人对故人逝世后的悼念及对故人品德的颂扬之作。“野哭”两句,是诗人对故人在野地哭泣哀伤的情景的描绘;“岩居”两句,是表达诗人对故人隐居于山中,与世隔绝的无奈和悲哀;“关心”两句,是诗人对故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对自己忠诚品格的赞扬;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故人离开后,自己孤独一人的生活境遇的感伤之情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