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兜率境,形胜自天成。
崖雨楹前下,山云殿后生。
泉堪清病目,井可濯尘缨。
五级峰头立,何须步玉京。
南岩兜率境,形胜自天成。
崖雨楹前下,山云殿后生。
泉堪清病目,井可濯尘缨。
五级峰头立,何须步玉京。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作品。他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南岩的自然风光,还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崖雨楹前下,山云殿后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句“南岩兜率境,形胜自天成。”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这里的“南岩”是指位于中国福建省建阳市的一个著名山峰——石城山,“兜率境”则意味着这是一个充满灵性和神秘的地方。朱熹在这里赞美南岩的自然景观,认为其美丽得仿佛是上天的杰作。
接下来的诗句“崖雨楹前下,山云殿后生。”进一步描绘了南岩的景象。这里的“崖雨”指的是山间瀑布,而“山云殿后生”则形象地描述了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宫殿一般。诗人用“生”字来形容云雾,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有生命力。
在第三句“泉堪清病目,井可濯尘缨。”中,朱熹表达了他对泉水的珍视。他认为,清澈的泉水可以洗净人们眼中的疲惫和尘埃,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净化。同时,他还将井水与洗涤相联系,强调了清洁的重要性。
诗的后两句“五级峰头立,何须步玉京。”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的高度敬仰。他并不追求世俗的富贵和权力,反而选择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生活和修行。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正是他作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所展现出的独特风采。
这首诗通过对南岩美景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展现了朱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