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嘉兴人,原名癸身,字竹筠。
同治七年进士。
授编修。
光绪间先后充出使法、德、意、荷、奥、比六国及俄、德、奥、荷四国大臣。
官至吏部左侍郎。
力主镇压义和团,反对围攻使馆和对外宣战。
与袁昶同被杀。
后追谥文肃。
有《许文肃公遗稿》、《许文肃公外集》、《出使函稿》。
生卒年:1845-1900
清浙江嘉兴人,原名癸身,字竹筠。
同治七年进士。
授编修。
光绪间先后充出使法、德、意、荷、奥、比六国及俄、德、奥、荷四国大臣。
官至吏部左侍郎。
力主镇压义和团,反对围攻使馆和对外宣战。
与袁昶同被杀。
后追谥文肃。
有《许文肃公遗稿》、《许文肃公外集》、《出使函稿》。
生卒年:1845-1900
【解析】 ①“满地横流仗一壶”:形容诗人在月圆之夜,饮酒赏月。满地月光,洒满了大地,而诗人端坐在酒桌前,手持酒杯,畅饮着美酒,陶醉在月色之中。横流,横溢流淌,形容月光洒满大地。仗一壶,指举杯饮酒。 ②“宵分看剑忆风胡”:指诗人夜宿驿舍,看到清冷的月光下映照出的兵器,便想起曾经征战沙场,思念远方的亲人。宵分,夜半时分,指夜晚。看剑,指观照手中的佩剑。忆风胡,指思念远方之人。风胡,即风花雪月的简称
和子裳中秋作 小园松竹尽环围,水槛烟明撤烛辉。 对月几人犹绿鬓,入秋易怨是瑶徽。 路穷星汉家何处,书滞长安雁亦稀。 毕竟一年今夕好,遣愁莫负羽觞飞。 注释: - 小园:指作者的住所,一个小巧精致的园林。 - 松竹:这里特指园中的树木,松树和竹子都是常见的庭院植物,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格。 - 水槛:指园林中靠近水面的栏杆,水槛是指靠近水的栏杆,也暗示着水景。 - 撤烛辉:在月光下撤去蜡烛的光芒
柬袁磢秋同年时初授芜湖关道 十年台妙最知名,今日欣看直指行。 天下军输缗算重,大江锁钥雅歌清。 徙戎深念烦江统,谕蜀风流羡马卿。 缄取相思驰万里,汉家帛雁正南征。 注释: 1. 柬袁磢秋(zhōng yáng shū jì): 作者在给袁磢秋的书信中。 2. 芜湖关道:即芜湖关,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境内,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塞。 3. 十年台妙:形容袁磢秋技艺高超,名声显赫已久。 4. 直指行
七夕奉怀洪文卿阁学 直北星躔变旦昏,锋车自此罄黄坤。 日南烽火忧时泪,江表弦歌待士恩。 早识禁中需颇牧,暂令域外料曹孙。 庙堂驾驭增新政,好待归朝借箸论。 注释: 1. 直北星躔(diān)变旦昏:指北斗七星的位置在夜晚发生变化,暗示着新的一天开始。 2. 锋车:战车的锋利部分,这里代指战争。 3. 罄黄坤:形容战争结束后,国家空虚,民不聊生。 4. 日南烽火:指南方边境的烽火
题画 一径坡陀里,山行已早秋。 乱峰回落日,瘦马倦长邮。 渔渡枫林暗,人家槲树稠。 休文饶古致,展卷思悠悠。 注释: 1. 一径坡陀里:一条弯曲的小径通向远方的山坡上。坡陀,指地势不平的地方。 2. 山行已早秋:已经开始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了。山行,指在山上行走。早秋,指秋季的开始。 3. 乱峰回落日:山中的山峰参差不齐地落下夕阳。乱峰,形容山峰的形状或排列不整齐的样子。 4. 瘦马倦长邮
赋赠梁星海鼎芬 如锦花开满洛阳,独回松格傲繁霜。 茂陵壁立秋无恙,玉宇高寒梦未忘。 渡海题诗珊树丽,登楼泛酒荔支香。 名山青鬓诚难得,坐看浮云起灭忙。 注释: 1. 如锦花开满洛阳:这句描述花朵盛开如锦,遍布洛阳城的景象。 2. 独回松格傲繁霜:形容梅花独自开放在寒冷的冬天,不畏严寒。 3. 茂陵壁立秋无恙,玉宇高寒梦未忘:茂陵指的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诗句中的“壁立”可能指的是墓碑直立不倒
章有渭是明代崇祯至清顺治年间的诗人,字玉璜,松江华亭(今上海金山)人,曾担任罗源知县,其诗作选粹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深邃内涵。 章有渭生活在明代崇祯至清代顺治年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展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舟行即事》一诗中,章有渭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诗中的“晓雾迷离彩鹢轻,欋歌徐动见新晴”
清广东南海人,字芝五,号药亭。 康熙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 不一年即假归。 结兰湖社,以诗酒为乐。 工诗,与同邑程可则、番禺王邦畿、方殿元及陈恭尹等称岭南七子,又与陈恭尹、屈大均称岭南三大家。 有《六瑩堂集》。 生卒年
清浙江嘉兴人,原名癸身,字竹筠。 同治七年进士。 授编修。 光绪间先后充出使法、德、意、荷、奥、比六国及俄、德、奥、荷四国大臣。 官至吏部左侍郎。 力主镇压义和团,反对围攻使馆和对外宣战。 与袁昶同被杀。 后追谥文肃。 有《许文肃公遗稿》、《许文肃公外集》、《出使函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