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苍山郭,暮景含馀清。
春霭起林际,满空寒雨生。
投装即虚馆,檐响通夕鸣。
遥想山斋夜,萧萧木叶声。
【注释】
客舍听雨:在旅馆里聆听下雨的声音。
苍山郭:指山城。苍山,青翠的山。郭,外城。
暮景含馀清:傍晚的景色还带有清凉的气息。暮景,傍晚的景色。馀清,馀下的清风。
春霭起林际:春天的云气从树林中升起。
投装即虚馆:换上衣服,来到旅馆。投装,换好衣服。
檐响通夕鸣:屋檐上的水声一直持续到晚上。檐,屋檐。通夕,整夜。鸣,声音。
遥想山斋夜,萧萧木叶声:想象着山里的书房夜晚的情景,听到风吹过树木发出的沙沙声。遥想,想象。斋,书房。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飘落的声音。木叶声,木叶随风摇动发出的声音。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雨景的名篇。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画面:诗人在黄昏时登上青山之巅,远眺山城,只见夕阳西下,余辉映照山城,一派宁静安详的景象。当夜幕降临时,一场春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那细雨如丝,落在窗前、阶前,落在屋脊上、树枝上,甚至落在屋檐上,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整个山谷都充满了雨意。
诗人在雨中漫步,来到一座山间客栈,他坐在客房里,静静地听着雨声。那雨声时而急促,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他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仙境之中。
突然,一阵清脆悦耳的雨声传来,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屋檐上滴落的水珠击打着瓦片发出的声响。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山中读书的日子,那时的夜晚总是伴随着潺潺的溪流声和鸟儿的歌唱。如今,自己已经远离那美丽的山林,只能在这座山间客栈里聆听雨声。这雨声虽然不如山林中的溪流声那么悠扬,也不如鸟儿的歌声那么清脆,但是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一幅雨中山水画卷。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