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
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
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
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
【注释】
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清晨起床,在门前等候前山的雾气。
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大雨还没有停,不知什么时候天才能放晴。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靠在竹子旁静听风声凄清、树叶沙沙作响。
俯涧闻惊湍:俯身溪边听到急流奔腾的声音。
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自然风光难道不好吗?只是年华老去,岁月不饶人。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坚守正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役使自己;安心于现状,暂且在这里徘徊不前。
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恬淡地接受这种道理,贫穷衰老也不是值得叹息的事。
【赏析】
《晨起对雨》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写于作者隐居终南山期间。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幽寂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和闲适淡泊的思想感情。
首联“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写诗人在黎明时分起床,站在门外等待前山的雾气消散的情景。“晨起”二字点明时间,为全诗定下一个清早的时间背景。“候”字写出了诗人的耐心与细心。“白烟眇林端”,用拟人手法写雾气缭绕,仿佛笼罩在山林之上。“眇”字形容雾气之轻,迷蒙而飘渺。一个“白”字,将雾气的颜色和感觉形象化,让人感受到那如丝如缕、若隐若现的朦胧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观察细致入微的特质,也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颔联“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承接上句而来,进一步描写早晨的雨景。此时,雨还在下,诗人心中不禁生出忧虑之情。“后土”,指地神。古人认为地有五行,分别掌管水、火、木、金、土,称“五行”。这里指代地神。“何日乾”,即什么时候天放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认识。
颈联“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倚竹”和“俯涧”都表现了诗人的静心体验。“萧瑟”形容草木声音凄凉。“惊湍”指急流的水声。这两句诗通过听觉感受,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动。诗人静静地倚着竹子,倾听着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以及急流冲击岩石发出的响声。这既是一种视觉上的静谧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化过程。
尾联“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诗人感叹眼前的美景虽然迷人,但美好的时光已经消逝,无法再回。这里的“所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之情。最后两句“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表明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再被世俗所困扰,而是安心地享受当下的时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雨景图,通过对雨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典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