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附朴樕,佳木生高冈。
弱蔓失所依,佳木徒苍苍。
两美不同根,高下永相望。
相望无穷期,相思谅徒为。
同车在梦想,忽觉泪沾衣。
不恨岁月遒,但惜芳华姿。
严霜萎百草,坐恐及兹时。
盛年无再至,已矣不复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意》。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古意
兔丝附朴樕,佳木生高冈。
弱蔓失所依,佳木徒苍苍。
两美不同根,高下永相望。
相望无穷期,相思谅徒为。
同车在梦想,忽觉泪沾衣。
不恨岁月遒,但惜芳华姿。
严霜萎百草,坐恐及兹时。
盛年无再至,已矣不复疑。
注释:
- 兔丝: 一种植物,其茎柔软,容易缠绕其他物体。
- 朴樕: 一种树木。
- 佳木: 指好的树木或高大的树。
- 弱蔓: 指柔弱的藤蔓。
- 高冈: 高地。
- 两美不同根: 两种美好的事物有不同的根基。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有不同的来源或条件。
- 高下永相望: 尽管位置不同,但是永远可以看到对方(比喻即使身处不同位置,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 相思谅徒为: 即使有相思之情也只是一种徒劳。
- 同车: 一起乘车的人。
- 梦想: 幻想、想象。
- 严霜: 严寒的霜。
- 萎: 枯萎。
- 芳华姿: 美好的青春时期或姿态。
- 盛年: 壮年时期。
- 不复疑: 不再怀疑。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哀叹。首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象:一种是依附于大树的菟丝,另一种是生长在高地上的好木。颔联进一步揭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即虽然它们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但因环境不同而无法相互依靠。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因为各自的不同而产生隔阂。
颈联“两美不同根,高下永相望”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系。尽管它们看似可以相互仰望,但实际上却永远无法真正接触,因为它们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这里的“永恒相望”象征着一种无奈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一种对无法实现的爱情或友情的深切怀念。
尾联通过想象两人在梦中相见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相思之情。然而,当梦醒时分,他们只能感受到泪水沾湿衣襟的悲哀。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盛年无再至,已矣不复疑”更是表达了一种悲观的宿命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