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瀹清茗,自谓绝世清。
终然犯烟火,况复劳煎烹。
岂如午霁馀,探此竹外楹。
柘浆发甘和,宝碗凝寒晶。
心胸既清凉,齿颊亦锵鸣。
吞腥期永谢,饮玉希长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次彭应之餐雪韵》。
首句“雪水瀹清茗,自谓绝世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雪水泡茶,觉得这茶如同世上无与伦比的清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茶比作一位绝世佳人,让人联想到其高雅脱俗的气质。
第二句“终然犯烟火,况复劳煎烹”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之情。诗人感叹自己最终会接触到烟火,而这种烟火的味道又让人感到劳累。这里的“烟”和“火”分别代表了人间烟火和人间繁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受。
第三、四句“岂如午霁馀,探此竹外楹。柘浆发甘和,宝碗凝寒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享受美食时的情景。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竹外楹”和“琥珀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食物比作珍宝,让人感受到了美食的珍贵。
最后四句“心胸既清凉,齿颊亦锵鸣。吞腥期永谢,饮玉希长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美食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忘却烦恼;同时,美食也能让人追求长寿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美食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美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食物比作珍宝,让人感受到了美食的珍贵。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