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
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
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
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
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
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
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注释】:
①浩浩长江水:形容江水浩大、浩瀚无边。②及此一回薄:此处是说到了这里江面变得狭窄了。③湖平烟浪多:湖面平静时,烟雾和波浪更多了。④孤屿:孤立的岛屿。中川:中间的河流。⑤层台起周阿:高高的塔楼耸立在岸边。⑥暮望:傍晚时分远眺。⑦碧嵯峨:青色的山峰重叠有致。⑧不复:不再有。⑨沧浪子:指渔民。⑩鸣舷:摇动船桨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庐山白鹿洞书院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雄浑阔大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联“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两句写景,写出了长江浩渺无边、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开阔的基础。
颔联“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景色。这里说的是到了庐山后发现湖面变得狭窄了,湖面上弥漫着烟雾般的波浪,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
颈联“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两句则是对庐山的具体描绘。诗人指出这里的山岛上下之间有一条河流贯穿,山上的高塔耸立在河边,展现出了庐山独特的自然景观。
尾联“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两句则是诗人对整个庐山的感受。他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苍茫的绿色;环顾四周,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峰矗立在眼前。这里的“青冥茫”、“碧嵯峨”都是形容山峰的颜色和形态,表达了他对庐山景色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是诗人对庐山生活的描述。他说这里的交通不便利,没有车马行走的痕迹;只有听到渔民的歌声和船桨声,才感受到这里的生活气息。这反映了他在庐山期间与当地渔民交往密切、共同生活的亲密感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环境,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