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扁舟□访寻,江山□□□登临。
□□□是□藏处,□□平生赏爱心。
【注释】
(1)绍兴乙□中秋后五日:即农历八月十五,是宋人以“中秋”作为节日名称的开始。休沐之□指官员休假的日子,泛指休息游玩的日子。乘休沐之□舟,意思是利用休假游玩的时机出游。□家:泛指某人家中或其家族。为藏真之游:意为去拜访隐士,进行游览。
(2)白首扁舟访寻:意即年岁已高的老翁驾着扁舟去寻访隐者。扁舟,古代的一种小船;寻,寻找。
(3)江山□□□登临:意即登上高山大河,放眼远眺。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
(4)□□□是□藏处:意即□□□是□隐居的居所,这里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指代隐士。
(5)□□平生赏爱心:意即□□一生都怀着欣赏隐者的心意。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写诗人利用假期出游寻访隐者的经历和感受。
开头两句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目的。“绍兴乙□中秋后五日”,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也透露出这次出游与“中秋”有关的缘由。“乘休沐之□舟□家为藏真之游”,表明这次出游的目的是去拜访隐士,进行游览。“白首扁舟访寻”,写出了作者出游时年纪老迈、行动不便的情况。“江山□□□登临”,则写出了作者出游的目的——登高远望,观赏自然景色,领略山水之美。
中间三句具体描述了在游览过程中所见所感。“□□□是□隐居处”,指出了隐士居住的地方。“□□平生赏爱心”,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平生”,既指过去,又包含对隐者的敬意;“赏心”,指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愉悦。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隐居处”,点出了此次出游的目的地,同时表明了作者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向往之情。“□□平生赏爱心”,进一步点明作者对隐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这次出游的目的是为了向隐者学习,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这首诗通过对一次寻访隐居者的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的崇敬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