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
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相士俞方塘

宋代江恺创作经典之作

  1. 诗词原文
    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
    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
    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2.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方塘:指方形池塘,象征清澈见底。
  • 方诸:古代一种用于观察天象的仪器。
  • 相形何如更论心:通过外在的相貌来评判一个人的内心是不恰当的。
  • 君不见:引经据典,表示引用历史人物或典故。
  • 虞皇、项籍、成汤、曹交:分别代表虞舜和项羽、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春秋时期著名的贤臣管仲和曹刿。
  1. 译文对照与赏析
  • “方塘”比喻人心的清明透彻,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方诸”则比喻心灵的洞察,需要深入探索内心的真实面貌。
  • “相形何如更论心”意味着仅凭外貌来判断一个人是不够的,真正的了解应当从内心开始。
  • “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借用历史上两位英雄项羽和虞舜的故事,强调外表特征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
  1. 背景介绍与创作意义
  • 《相士俞方塘》是宋代诗人江恺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对个人品质的期待。
  • 诗中通过古代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公正、客观评价人的深刻思考。
  1. 艺术风格与语言特点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和对历史的尊重。
  • 在艺术风格上,这首诗继承了宋代诗词的传统,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1. 文化价值与传统影响
  • 《相士俞方塘》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文化遗产,它传递了对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该诗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资料,对现代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