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惊容却自嫌,逢春长尽病恹恹。
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旧日添。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影穿帘。
眉头眼底无他事,须信离情一味严。
【注释】
览镜(照镜子)惊容却自嫌:看到自己憔悴的容颜而感到厌恶。却,反而。
逢春长尽病恹恹:每逢春天总是生病,身体虚弱。恹恹:病弱无力的样子。
吹花弄粉新来懒:最近很少梳妆打扮,也很少到外面去玩。吹花弄粉:梳妆打扮。
惹恨供愁旧日添:惹恼了忧愁,又增加了往日的忧伤。
子规声到耳:杜鹃鸟叫声传到耳边。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蜀帝望帝的魂魄变成的。
苦羞双燕影穿帘:燕子的影子穿过窗棂,让人感到难堪。苦羞:很羞愧。
眉头眼底无他事:眼前再没有别的事。
须信离情一味严:一定要相信离别之情十分严肃。须信:必须相信。
【译文】
看见自己的容貌而厌恶,逢着春季总是生病。
最近很少梳妆打扮,也不到外面去游玩。
近来很少梳妆打扮,又增添了往日的悲伤。
害怕听到杜鹃的哀鸣声,又羞惭地看到燕子飞过。
眼前再没有别的事,一定要相信离别之情十分严肃。
【赏析】
《伤别二首》,共两首。这是第一首。
首联写“见镜”之悲。诗人面对镜子时,忽然发现镜中人已非昔日模样,于是心中顿生厌恶之情。这种情感的产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在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人却容易生病。因此,每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往往会感到身体不适,精神状态不佳。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使得原本就不喜欢镜中人的诗人,更加厌恶镜中之人。
颔联写“见人”之悲。诗人出门在外,常常会遇到各种熟人,其中包括一些老朋友。这些朋友见面后,可能会询问一些关于自己近况的问题,比如:“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烦恼?”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自己的隐私和敏感话题,因此会让诗人感到十分尴尬和难过。尤其是当这些朋友再次提及往事时,更会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
颈联写“听歌”之悲。古人喜欢唱歌来抒发情感,尤其是在离别之时。然而,有时候歌曲却会勾起更多的伤感。比如这两句:“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旧日添。”这里的“吹花弄粉”可以理解为梳妆打扮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弹奏乐器的意思。无论哪种理解方式,都暗示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而“惹恨供愁旧日添”则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音乐可以带来欢乐;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发更多的悲伤。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感到十分痛苦。
尾联写“观景”之悲。当诗人走到室外时,往往会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然而,这些景象往往是令人伤感的。比如这句:“生怕子规声到耳”,子规是一种鸟类,常被视为凄凉的象征。当子规鸟的叫声传到耳中时,无疑会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而“苦羞双燕影穿帘”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景:双燕的影子穿过窗棂,让人感到难堪。这种场景本身就充满了伤感的气息,再加上诗人自身的情绪,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凉。
这首诗通过对镜中人、出门见人、听歌、观景等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传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