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呢喃语画梁,劝人休恁苦思量。
逢春触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
寒食梨花新月夜,黄昏杨柳旧风光。
繁华种种成愁恨,最是西楼近夕阳。
《伤别二首》
双燕呢喃语画梁,劝人休恁苦思量。
逢春触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
寒食梨花新月夜,黄昏杨柳旧风光。
繁华种种成愁恨,最是西楼近夕阳。
注释:
伤别二首:这是组诗的名称,由两首七绝组成。
双燕呢喃语画梁:燕子在屋梁上鸣叫,好像在劝慰人们不要过于忧愁。
逢春触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每当看到春天的景象,就会引发心中的怨恨和思念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感到心中的痛苦和忧伤。
寒食梨花新月夜,黄昏杨柳旧风光:清明节那天夜晚,梨花盛开,月光皎洁;黄昏时分,杨柳飘荡,景色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是忧郁的,因为他知道这些美好的风景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悲伤和思念。
繁华种种成愁恨,最是西楼近夕阳:繁华的世界虽然美丽迷人,但同时也充满了痛苦和怨恨。尤其是西边的高楼,它靠近夕阳,象征着人生的终结和无尽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之一,共有二首。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离别之情的佳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首诗描绘了燕子在屋梁上鸣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燕子在屋梁上低语,仿佛在劝说人们不要过于忧伤和痛苦。而当人们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象时,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怨恨和思念之情。这两句诗将离情别绪与自然景物完美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第二首诗则通过描绘清明节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新月升起;而傍晚时分,杨柳摇曳,景色宜人。然而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里,作者的内心却是忧郁的。他明白这些美好的风景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思念。这句诗以景写情,将离情别绪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使诗歌更加感人至深。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体主题的升华。诗人以“繁华种种成愁恨”来概括全诗,强调了生活中的种种美好背后都隐藏着痛苦和怨恨。尤其是西边的高楼,它靠近夕阳,象征着人生的终结和无尽的哀愁。这句诗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又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