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愁阴病不出,卧看春归无计惜。
诗翁遣送淮海春,衰眼熨开云雾拆。
胭脂注脸匀未遍,肉红借酒生真色。
了知造物着意深,倾倒春工不馀力。
年来不顾溱洧女,载酒非公复安适。
且将妙句写馀妍,欲立佳名付精识。
一春颇困歌湮没,回首纷华三太息。
愿言乞与洗心方,归对炉香诵周易。

【注释】十日:十天。芍药:芍药,又名将离、墙蘼、山矾草等。

遣送:送去。淮海:泛指淮南一带地区。

了知:深知。造物者:指天地造化的主宰者。倾:倾倒。春工:指春风之力。

溱洧(zīwěi)女:指春秋时郑国的女子,因参加溱水和洧水的约会而得名。载酒:携带美酒。公:指唐白居易。

佳名:美好的名声。余妍:未尽的美色。馀妍,即未尽之美色,亦作“馀艳”。

一春:整个春天。湮没:埋没,淹没。

归对:归来面对。炉香:指佛前的香烟。周易:指《易经》。这里指《易经》的六十四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为好友白居易所写的诗作。全诗以浅红芍药作为比喻,赞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其诗歌创作的喜爱之情。

首句“十日愁阴病不出”,写自己因为疾病而未能出门,但仍然在室内欣赏芍药的美丽。第二句“卧看春归无计惜”,则表达了自己在病中仍无法抑制对春天的渴望,只能躺在床上欣赏芍药的美丽。

第三句“诗翁遣送淮海春”,则是借用“诗翁”这个词,表达了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敬仰。第四句“衰眼熨开云雾拆”,则是借用“熨开云雾”这个词,形容自己的眼睛因为欣赏芍药而变得明亮起来,仿佛能洞察一切。

接下来的句子“胭脂注脸匀未遍,肉红借酒生真色”,则是用胭脂、粉底来描绘自己的容貌,用肉红来描绘自己的肤色,表现出对朋友外貌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了知造物着意深,倾倒春工不馀力”,则是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浅红芍药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