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非瓠瓜,于世岂无情。
望道渺未见,谅知负平生。
将求挃挃穫,奈何卤莽耕。
饥壤听造物,吾愿乃秋成。

【注释】

吴骏卿:即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宋末诗人。黄元广:名不详,宋末诗人。

次韵:和诗的一种形式。资:资助、支持。一大笑:指读罢诗后开怀大笑。兼:又。简:告诉。

【译文】

我生非瓠瓜,于世岂无情。

望道渺未见,谅知负平生。

将求挃挃穫,奈何卤莽耕。

饥壤听造物,吾愿乃秋成。

我生非葫芦,对世间的事没有情感。

望尽道路却看不到目标,知道自己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想要获得丰收,却又像鲁莽地耕作田地一样。

在饥饿的土地上听从自然,希望自己能像秋天一般有收获。

【赏析】

这首诗为酬和之作。酬和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指诗人之间互相应和对方的作品,如唱酬、唱和、和答、和韵等。酬和之作往往以对方的诗作为题材,或写景抒情,或言志抒怀;或者用前人诗句作比兴寄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种体裁的诗歌,可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其审美情趣。

“我生非瓠(hù)瓜,于世岂无情。” 诗人吴潜自谦说,自己不是葫芦瓜,对世事也没有情意。“瓠”与“壶”同音,“壶”是古代盛酒器,这里用作比喻。诗人自谦说自己不能象葫芦那样甘于隐逸,对世事没有热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漠和超脱。

“望道渺未见,谅知负平生。” 诗人眺望远方,但看不见大道,知道自己辜负了自己的一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和执着,但现实的困难使得他的理想难以实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心理。

“将求挃挃穫(huò),奈何卤莽耕。” 诗人想要获得丰收,但却像鲁莽地耕作田地一样。这里的“挃挃”,意为茂盛的样子。诗人想要获得丰收,却像鲁莽地耕作田地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饥壤听造物,吾愿乃秋成。” 在饥饿的土地上听从自然,希望自己能像秋天一般有收获。这里的“造物”,意为大自然。诗人在饥饿的土地上听从自然,希望自己能像秋天一样有收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丰收的渴望和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