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真可覆三毡,地僻何因致八绵。
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
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
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注释】

珠:珍珠。覆:覆盖。三毡:指三层毛毯,用来御冬。八绵:指棉被、棉衣等保暖物。五岭:指五岭山脉,这里泛指岭南地区。渊客:指隐居深山的隐士。倒卷珠池:意谓倒转了天,即天气突然变冷。日下有丹能变白:太阳下山后还有红色的晚霞,但青山上的早花已凋谢。丹:红霞或晚霞。

【赏析】

《咏雪》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岭南雪景,以“远山皆白”为比,形容夜半时雪的皎洁;后两句借传说说明五岭之雪与往年不同的原因。

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比喻新颖,想象丰富。

首句“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描绘的是岭南的雪景:冬天之前就下了雪,到了夜晚,雪珠纷纷扬扬洒落下来,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都变成了白色。“珠”是比喻,形容下得纷纷扬扬,像珍珠一样。“冬前”二字表明雪是冬天之前下的,而不是冬天才下的。“早闻”二字表明是在下雪之前就听到了这个消息,而不是下雪之后才听到的。这样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雪景之中,能够感受到雪花飘落的美妙和美丽。

第二句“夜深真可覆三毡,地僻何因致八绵”,则进一步描写了岭南的雪景。夜晚,当人们已经沉浸在梦乡中,大雪却依然在下,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这种大雪,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大地带来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岭南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岭南的雪景。在历史上,岭南地区也曾下过雪,但并不像现在这样频繁和壮观。如今,岭南地区的雪景却变得如此频繁和壮观,这与往年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也表达了他对现在变化的惊讶和感慨。

第四句“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待岭南的雪景。在这个雪的世界里,人们就像是一群被困住的鸟儿,无法自由飞翔。而诗人自己,则像一个隐居深山的老隐士,虽然难以藏身,但却可以尽情享受这片雪的世界。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第五句“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则是对整个岭南地区雪景的总结和概括。太阳下山后的晚霞,就像一颗颗红色的珍珠,把天空装点得绚丽多彩。而那些原本应该盛开在青山上的花朵,却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而提前凋谢了。这里的“丹”是指晚霞或晚照。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岭南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比喻新颖,想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