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
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
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
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注释】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雪做成了儿童,用袖子装着像柳絮一样。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六花几年都不来南方,很像优昙花开遇到灾难。

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屋瓦响声急促,倾泻着像鲛鱼的眼珠一样的雪花;袖子宽大,先得到了像柳花一样的团子。

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不必担忧荔枝明年少了,已经是梅花在冬季里凋谢了。

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骨骼寒冷,魂魄清冷,身在北风中,更靠近江边栏杆俯视那惊湍的水流。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描写了一个冬日景象,雪花纷飞,儿童们纷纷穿上了厚厚的外衣,用衣袖装雪玩耍。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冬日雪景图。

第二句“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则是对雪花的进一步描绘。雪花如同优昙花一样珍贵,但它们却迟迟不来南方,仿佛遇到了什么困难。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

第三句“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则是对儿童们玩雪场景的进一步描绘。屋瓦因大雪而响起,孩子们的衣袖宽大,能够容纳更多的雪球,他们率先获得了这些像柳花一样的团子。这里的“柳花”指的是雪花,通过比喻,使得雪花显得更加生动可爱。

第四句“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则是对冬天美景的赞美。诗人认为,即使荔枝已经成熟,也不必担忧明年可能会减少;因为冬天的梅花已经凋谢,只剩下了枯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在这个冬日里,他感到自己的骨骼冰凉、魂灵清明;身在北风中,更靠近江边栏杆俯视那惊湍的水流。这里的“惊湍”是指江水激流,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