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烦参决,廷询得具条。
乘时笑乾没,许国敢轻佻。
河洛干戈满,陵原草木焦。
青春深仗节,久雨更乘橇。
取道先辕楚,扬旌转望萧。
一抔藏万世,九庙正三昭。
遂使仪如汉,将令乐奏韶。
路迷彪过迹,涧涸夜生潮。
去日春仍浅,归期暑正熇。
君王喜不寐,天下首方翘。
疏奏忠无隐,臣生苦不聊。
戴天那忍共,得地岂宜骄。
内治今当亟,高名不敢要。
铨衡真有托,启事复何辽。
道直咸推汲,谋深岂计晁。
定非挥扇羽,宁要插蝉貂。
褒贬书方举,奸谀骨合销。
怀开真坦坦,燕处自夭夭。
当宁西南顾,常怀参井迢。
遍询医国效,立遣愈民痟。
文武资兼禀,诗书气不恌。
众皆可郤縠,一以委张昭。
除目凌晨下,行装即日撩。
被携犹剌刺,涉远乃翛翛。
帆影三江水,车声万里桥。
丈人峰嵂屼,神女峡岧峣。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国事烦参决,廷询得具条。
- 译文:”国家的事务需要处理和决定,通过廷问可以得到详细的规定。”
- 注释:”国事”指的是国家的重大事务或国家事务。参决是指参与决策,廷询是指宫廷询问。
- 乘时笑乾坤,许国敢轻佻。
- 译文:”抓住时机嘲笑世界的混乱,为了国家敢于冒险。”
- 注释:”乾坤”指的是天地,比喻国家或世界。”许国敢轻佻”意味着愿意为国家冒险,不畏惧困难。
- 河洛干戈满,陵原草木焦。
- 译文:”黄河和洛河之间战争的硝烟弥漫,原野上的草木都烧焦了。”
- 注释:”河洛”指的是黄河和洛河,常用来象征战争。干戈是古代武器,这里用来比喻战争。
- 青春深仗节,久雨更乘橇。
- 译文:”青春时刻坚守节操,长时间的雨水让道路变得滑滑。”
- 注释:”仗节”意为坚守节操,喻示忠诚。”乘橇”形容因雨水而使道路变得滑溜。
- 取道先辕楚,扬旌转望萧。
- 译文:”选择先到楚国的路径,挥动旗帜转向萧瑟的方向。”
- 注释:”辕楚”指前往楚国的道路。”扬旌”表示飘扬的旗帜指向某个方向。”萧”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萧瑟、萧条的气氛。
- 一抔藏万世,九庙正三昭。
- 译文:”一块土地能隐藏万年的历史,九座宗庙中有三位皇帝的灵位。”
- 注释:”一抔”指一块土。”藏万世”表示历史久远。”九庙”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正三昭”意味着有三位皇帝的祭祖活动。
- 遂使仪如汉,将令乐奏韶。
- 译文:”最终使礼仪像汉代一样,将使音乐演奏韶乐。”
- 注释:”仪”指礼仪制度。”如汉”意味着像汉朝那样。”韶”是一种古代的音乐,通常与皇家有关。
- 路迷彪过迹,涧涸夜生潮。
- 译文:”道路迷失了原本的轨迹,晚上涧水干涸产生了潮汐。”
- 注释:”路迷”表示道路被淹没,无法辨认原来的路径。”彪过迹”指水流冲刷的痕迹。”涧涸夜生潮”意味着夜间水位下降,产生潮汐现象。
- 去日春仍浅,归期暑正熇。
- 译文:”离去的日子春天仍然很短暂,归来的季节暑气正浓。”
- 注释:”去日”指的是离开的时候。”春仍浅”表示春天的时间很短。”归期暑正熇”意味着归来的季节正是炎热的季节。
- 君王喜不寐,天下首方翘。
- 译文:”君王高兴得睡不着觉,因为天下的人都在仰望他。”
- 注释:”君王”指的是君主。”喜不寐”表示高兴到失眠。”首方翘”意味着大家都在仰望他,希望他能有所作为。
- 疏奏忠无隐,臣生苦不聊。
- 译文:”我的疏奏毫无隐瞒,但臣下的生活却很困苦。”
- 注释:”疏奏”指的是奏疏,一种文书形式,用于表达意见或陈述事实。”忠无隐”表示忠诚没有掩饰。”臣生苦不聊”意味着臣子的生活很困苦,没有闲暇。
- 戴天那忍共,得地岂宜骄。
- 译文:”面对天空我怎能忍受屈辱,得到土地岂能骄傲自大。”
- 注释:”戴天”表示抬头仰望天空,暗示着受到压迫或委屈。”哪忍共”表示不忍心共同承担这种困境或屈辱。”得地岂宜骄”意指得到了这样的地位和财富,怎么能骄傲自大。
- 内治今当亟,高名不敢要。
- 译文:”内政应当立即处理,高洁的名声不能贪图。”
- 注释:”内治”指的是内政事务,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治理。”当亟”表示需要立即处理。”高名”指的是崇高的名声,强调不应过分追求名声。
- 铨衡真有托,启事复何辽。
- 译文:”真正的衡量标准应该由人来决定,那么公文还有什么可以繁琐的地方呢?”
- 注释:”铨衡”指的是衡量的标准或秤砣。”有托”表示有依靠或依托。”启事”指的是公文或书信。”何辽”表示没有什么可以繁琐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对公文处理简化化的观点。
- 道直咸推汲,谋深岂计晁。
- 译文:”大道直行的人会推崇汲汲(勤勉),计谋深远的人怎么会计算晁晁(小利)?”
- 注释:”道直”指的是行为正直无私。”咸”表示普遍或全部。”谋深岂计晁”意指有远大的谋略就不会计较小事。这句话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和远见卓识的重视。
- 定非挥扇羽,宁要插蝉貂。
- 译文:”我决不会选择摇动羽毛的方式,而是要像插蝉貂那样行动。”
- 注释:”挥扇羽”意指挥舞羽毛,这是一种轻盈而优雅的动作。”插蝉貂”则指插入蝉和貂皮制成的装饰品,这通常是贵重而华丽的服饰。这句话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高雅品味的追求。
- 褒贬书方举,奸谀骨合销。
- 译文:”关于褒奖与贬斥的书籍已经发布,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将被消灭。”
- 注释:”褒贬书”指的是评价人物或事件的评论性书籍或文章。”方举”表示刚刚提出或公布。”骨合销”意指骨头被销毁或消除。这句话强调了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可和对错误行为的惩罚。
- 怀开真坦坦,燕处自夭夭。
- 译文:”内心敞开真实坦荡坦然,闲居处所自然逍遥自在。”
- 注释:”怀开”表示内心的开放或坦率。”真坦坦”意指真实坦荡。”燕处自夭夭”意指悠闲自在,不受外界干扰。这句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 当宁西南顾,常怀参井迢。
- 译文:”当政者常常向西北方观望,时常怀念着从参井汲取智慧的时刻。”
- 注释:”当宁”指的是当政者或统治者。”西南顾”表示西北方的眺望,暗示着关注国家大事或未来方向。”参井迢”意指从参井(古代的一种井)汲取智慧,这里可能指的是借鉴历史经验或汲取知识。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对智慧的重视。
- 遍询医国效,立遣愈民症。
- 译文:”广泛咨询治疗国家的方法,马上派遣去治愈人民的疾病。”
- 注释:”遍询医国效”指的是广泛寻求治国良策。”立遣愈民症”意指立刻派去治愈人民的疾病。这句话强调了对国家和人民健康的关心以及对快速解决问题的决心。
以上诗句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面对国家大事和个人境遇时的复杂情感和思考,既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也有对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