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画闇淡,草堂人寂寥。
山围玉垒峻,水减石犀遥。
石表笋双立,铜青柏未凋。
锦江喧士女,药市混仙樵。
劫堕乾坤坏,流横海岳漂。
惟兹井络外,依旧角弓弨。
自昔三刀梦,多传五裤谣。
威馀严仆射,功说李文饶。
文定棠尤美,乖崖福可徼。
事今难悉数,公亦岂其苗。
秦地新通栈,瞿塘稳泛桡。
虎貔环外阃,耨耜得深穮。
正可供壶奕,随宜列鼓箫。
蒲鞭束高阁,竹马戏垂髫。
好阅相如赋,终闲李广刁。
奎文天象转,延阁士林标。
此去庭无愈,行闻众选陶。
付之枢极运,咸仰泰阶霄。
贱子无三径,平生有一瓢。
老将书蠹槁,时作草虫喓。
大笑玉三刖,不求银十腰。
古今同阅宙,南北信吹薸。
已类蜂粘网,真成鹿覆蕉。
屡经多盗境,几至独身跳。
何处地堪避,知谁战敢挑。
月明三匝鹊,巢比一枝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内容涉及对成都的描写、对张尚书的赞誉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 石室画闇淡,草堂人寂寥。
- 石室(官舍)中的墙壁颜色暗淡,草堂里人声寂静。
- 这是对成都生活的一种描绘,石室和草堂都是成都的著名景点。
- 暗指当时的政治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寂寞。
- 山围玉垒峻,水减石犀遥。
- 周围的山峦如同玉垒一般高大,水流经过的地方石头上的犀牛雕像显得遥远。
- 这是对成都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成都的自然景观。
- “犀”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形容石头上雕刻的犀牛像,象征着成都的历史和文化。
- 石表笋双立,铜青柏未凋。
- 石头的表面生长着两棵竹子,铜色的柏树依然郁郁葱葱。
- 这是对成都植被的描述,竹和柏树都是成都的常见植物。
- “笋”指的是竹子,“铜青”形容柏树的颜色,表现出成都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 锦江喧士女,药市混仙樵。
- 锦江两岸人来人往,药市上人们讨价还价,仙樵(道士或隐者)也混在其中。
- 这是对成都繁华市场的描绘,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药市和仙樵则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 表达了作者对成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劫堕乾坤坏,流横海岳漂。
- 战争破坏了整个世界,河流横贯大海,船只漂浮在海上。
- 这是对时局动荡和战乱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乾坤”指的是天地宇宙,“海岳”指的是大海和高山,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混乱景象。
- 惟兹井络外,依旧角弓弨。
- 只有在这偏僻的井络城外,还能听到角弓拉开的声音。
- 这是对成都安宁环境的一种怀念,角弓是一种古代武器,张开的声音代表着战争的威胁已经远去。
-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自昔三刀梦,多传五裤谣。
- 自古以来,成都人都以三刀闻名,而五裤谣则是流传甚广的故事。
- 这是对成都传统工艺和传说的描述,三刀和五裤都是成都的特色。
- 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 威馀严仆射,功说李文饶。
- 严武(严仆射)留下了威名和功绩,李文饶(李白)则以其才华著称。
- 这是对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评价。
- 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的传承。
- 文定棠尤美,乖崖福可徼。
- 文定公在棠树旁建立了文庙,这是非常美的一件事;而乖崖(王尊)也因福气得以保全。
- 这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
- 通过对他们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 此去庭无愈,行闻众选陶。
- 这次出行后,我将在蜀郡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众人也将选择我来治理。
- 这是对自身能力和地位的自信表达。
- 通过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 付之枢极运,咸仰泰阶霄。
- 我将承担起国家的重要职责,大家都仰望着天庭。
- 这句话表达了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 贱子无三径,平生有一瓢。
-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平生只喜欢有一个葫芦瓢。
- 这是对作者个性的描绘,强调了其简朴的生活态度。
- “三径”指的是孔子曾说过的“吾有三径就茅屋之下,足以容膝而已矣”,表示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
- 老将书蠹槁,时作草虫喓。
- 年老的书吏书籍被虫子蛀得破烂不堪,时常发出“草虫”的叫声。
- 这是对老年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岁月对个人的影响。
- “蠹”指的是虫子蛀蚀书籍,“喓”则是虫子爬行的声音。
- 大笑玉三刖,不求银十腰。
- 嘲笑那些因贫穷而失去自由的人(玉三刖),我不追求金银财宝(银十腰)。
- 这是对贫富差距和社会现实的讽刺。
- 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批判精神。
- 古今同阅宙,南北信吹薸。
-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经历同一个宇宙,南北各地的人们都在吹奏笙箫。
- 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表达了人类共通的经历和感受。
- “吹薸”指的是吹奏笙箫的声音,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魅力和普遍性。
- 已类蜂粘网,真成鹿覆蕉。
- 这些盗贼就像蜜蜂粘在网上一样,真正的鹿却被蕉叶覆盖。
- 这是对盗贼行为的讽刺和揭露。
- “蜂粘网”指的是蜜蜂在花间忙碌的场景,“鹿覆蕉”则是描述鹿被蕉叶遮挡的情景。
- 屡经多盗境,几至独身跳。
- 多次经历过盗贼横行的地区,甚至到了独自逃跑的地步。
- 这是对过去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安全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独身跳”指的是独自一人逃避危险的行为。
- 何处地堪避,知谁战敢挑。
- 哪里能找到可以躲避的地方?知道哪些人敢于挑起战争吗?
- 这是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 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安全的关注和对战争的厌恶。
- 月明三匝鹊,巢比一枝鹩。
- 在明亮的月光下,有几只喜鹊围绕月亮飞翔;它们的巢比鹪鹩的巢还要小得多。
- 这是对自然界生物的描绘,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生物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
- “月明”指的是明亮的月亮,“三匝”指的是周围三圈,“鹊”指的是喜鹊,“鹪鹩”是小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