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匠斫山取山骨,媪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为声玉为质。
藉以绨衣便挈携,置之乌皮长拂拭。
忆昨随计西入关,太学三年同寝食。
晨昏缀缉困蝇头,岁月磨研取鸡肋。
时来偶题千佛经,吾自无功子何得。
只今懒慢大可笑,身外了然无一物。
经时不脱管城帽,子宜不赐汤沐邑。
我今容子乞身去,却到安宜宰君室。
宰君真是潇洒人,文章机杼乃自出。
陈玄毛颖费追呼,子坚而厚宜比德。
从兹去给上方扎,便当入珥螭坳笔。
切勿劝草封禅书,亦莫上献开边策。
愿君发明错与谊,昨奏条画今所急。
忠言谠论闻四方,砚乎汝为不失职。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题目为《送砚与周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巧匠斫山取山骨,媪神拱手不敢惜。
    注释:巧妙的工匠砍伐山峰,取出山中的石头作为砚台。老妇人(媪)看到后,双手合十,神情恭敬地不敢多看。
    赏析:这里的“媪神”可能是指老妇人(媪),她看到精巧的砚台制作过程而感到敬畏。
  •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为声玉为质。
    注释:用金做成盆,用玉制成池,这是为了保持水的品质。
    赏析:这里描述了制作砚台的过程,使用金和玉来提高水的质量和价值。
  • 藉以绨衣便挈携,置之乌皮长拂拭。
    注释:使用粗麻布制成的衣服方便携带,把砚台放在乌黑色硬木的长柄笔架上进行擦拭。
    赏析:这里描述了砚台的使用方式和存放方法,强调了其实用性和美观性。
  • 忆昨随计西入关,太学三年同寝食。
    注释:回忆起过去随军向西进入关口的日子,在太学里共度了三年的时间。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那段时光的美好回忆。
  • 晨昏缀缉困蝇头,岁月磨研取鸡肋。
    注释:无论是早晨还是晚上,都忙于整理文稿和书籍,经过岁月的磨砺,只留下了几片鸡毛一样的残渣。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勤奋工作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勤勉和执着。
  • 时来偶题千佛经,吾自无功子何得。
    注释:偶然间写了几句佛经,我自己并没有功劳,只是孩子而已。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谦虚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成就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孩子的天赋所致。
  • 只今懒慢大可笑,身外了然无一物。
    注释:现在懒得去追求名利,觉得身外没有一样东西是值得珍惜的。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看得很淡,认为身外的东西都不重要的观点。
  • 经时不脱管城帽,子宜不赐汤沐邑。
    注释:长时间戴着帽子,也没有人赏赐汤沐邑(一种封建时代官员的待遇)。
    赏析:这里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没有额外的财富和享受,过着清贫的生活。
  • 我今容子乞身去,却到安宜宰君室。
    注释:我现在允许你辞职回家,但你要回到安宜县的宰官家中。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支持和祝福,希望他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 宰君真是潇洒人,文章机杼乃自出。
    注释:宰官真是个洒脱的人,文章构思和布局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赏析:这里赞美了宰官的才华和智慧,认为他的文章构思独特,布局精巧。
  • 陈玄毛颖费追呼,子坚而厚宜比德。
    注释:陈玄的毛笔需要不断地更换,子坚(即王羲之)的笔锋则很坚固,应当用来比喻德行。
    赏析:这里提到了两位书法家的作品,通过对比他们的笔锋坚韧程度来表达对王羲之作品的喜爱和推崇。
  • 从兹去给上方扎,便当入珥螭坳笔。
    注释:从这里开始,我将给你写一封信。
    赏析:这里表示要给某人写信或赠送礼物。
  • 切勿劝草封禅书,亦莫上献开边策。
    注释:千万不要劝说皇帝进行封禅大典,也不要再向皇帝进献开疆拓土的策略。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君主的建议,希望他不要沉迷于迷信活动或者扩张领土的行为。
  • 愿君发明错与谊,昨奏条画今所急。
    注释:希望你能够明白是非曲直的道理,因为你的奏章是针对当前的紧急情况提出的。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信任,希望他能明辨是非,提出正确的建议或策略。
  • 忠言谠论闻四方,砚乎汝为不失职。
    注释:你的忠言正道传播到了四方,你作为砚台制作者不会失去职责。
    赏析:这里赞扬了友人的正直和忠诚,认为他的言辞正直、有道德操守,并且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