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南北殊,习尚非一躅。
出疆虽仗节,入国暂同俗。
淹留岁再残,朔雪满崖谷。
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跧伏。
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
方炽绝可迩,将尽还自续。
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
稍疑雷出地,又似风薄木。
谁容鼠栖冰,信是龙衔烛。
阳曦助喘息,未害摇空腹。
惠气生裤襦,仍工展拳足。
岂惟脱肤鳞,兼复平体粟。
负暄那用诧,执热定思沃。
收功在岁寒,较德比时燠。
虽馀炙手焰,宁有烂额酷。
矧当凝泫辰,炎帝独回毂。
玄冥真退听,祝融端可录。
嗟予亦何者,万里歌黄鹄。
偃仰对窗扉,妍暖谢衾褥。
壮怀羞灶媚,晚悟笑突曲。
因思堕指人,暴露苦皲瘃。
频年未解甲,蹈此锋刃毒。
遥知革辂中,旰食安豆粥。
陪臣将命来,意恳诚亦笃。
有奇不能吐,何术止南牧。
君心想更切,臣罪何由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炕寝三十韵

风土南北殊,习尚非一躅。
注释:这里的“风土”指的是地理环境,而“南北殊”表示地域间风俗习惯的差异。”习尚”指的是习惯和风俗。

出疆虽仗节,入国暂同俗。
注释:在外出时(出疆),我们可能会受到尊重;但一旦进入一个国家(入国),则暂时遵循当地的习俗。

淹留岁再残,朔雪满崖谷。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岁月流转,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流逝。”朔雪”指的是北国的雪景,”满崖谷”形容雪覆盖了整个山谷。

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跧伏。
注释:为了御寒,人们会穿用貂皮制成的大衣。到了冬天,这种大衣会变得破旧,只能蜷缩着取暖。

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
注释:这里的“西山”指的是地名,”石为薪”意味着山中的石头被用来生火做饭。“黝”是深黑色的意思,“惊射目”描绘了火光映照下的景色,让人睁不开眼。

方炽绝可迩,将尽还自续。
注释:火势旺盛,看起来似乎可以靠近,但火即将熄灭,需要重新添加柴火。

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
注释:这里形容火焰如同翻滚的玄色云彩,又像堆积如珠的红色玉石。

稍疑雷出地,又似风薄木。
注释:火焰的闪烁让人联想到天空中闪电划过,又像是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响。

谁容鼠栖冰,信是龙衔烛。
注释:在这里,“谁容”表达了一种惊讶之情,好像老鼠能生活在冰冷的冰面上;”信是龙衔烛”则是指龙嘴里衔着蜡烛,形象生动。

阳曦助喘息,未害摇空腹。
注释:阳光的照射让呼吸顺畅,没有伤害到身体的虚弱部位。

惠气生裤襦,仍工展拳足。
注释:这里提到“惠气”(即暖和的气息)使得穿着裤子的人感到舒适,甚至能使人展开手脚活动。

岂惟脱肤鳞,兼复平体粟。
注释:不仅仅能脱去皮肤上的鳞片,还能使身体恢复平坦,消除水肿等现象。

负暄那用诧,执热定思沃。
注释:晒太阳并不稀奇,因为这是自然现象。”执热”指忍受炎热,而晒太阳可以让人觉得温暖舒适。

收功在岁寒,较德比时燠。
注释:收获的季节在寒冷之中,通过比较德行与气候的变化来获得成功。

虽馀炙手焰,宁有烂额酷。
注释:“馀炙”指的是剩余的食物余热,比喻留下的好名声。”烂额酷”则是形容极端的恶劣环境或困难。

矧当凝泫辰,炎帝独回毂。
注释:在这个湿润的季节,只有炎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通常代表正义、仁爱和智慧)才会回旋他的车轮。

玄冥真退听,祝融端可录。
注释:玄冥和祝融分别代表冬季和夏季,玄冥象征冬季的寒气,祝融象征夏天的炎热。这里暗喻季节更迭和自然循环。

嗟予亦何者,万里歌黄鹄。
注释:感叹自己为何要远离家乡,去远方唱歌飞翔的黄鹄(天鹅)。这里的“黄鹄”特指天鹅,象征着高洁和自由。

偃仰对窗扉,妍暖谢衾褥。
注释:在面对窗外的时候,我放松地躺下,感谢温暖的被子和床单。

壮怀羞灶媚,晚悟笑突曲。
注释:年轻时对于灶台上的火苗感到羞愧(可能指因害怕被烫伤),后来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值得嘲笑的曲折经历。

因思堕指人,暴露苦皲瘃。
注释:回想起过去那些遭受磨难的人,他们裸露在外,忍受着疼痛和严寒。

频年未解甲,蹈此锋刃毒。
注释:多年没有脱下战甲,一直处在刀剑之下,承受着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遥知革辂中,旰食安豆粥。
注释:想象在长途行军中,士兵们正在吃着简单的食物,皇帝却忙于处理国事,无暇顾及百姓的生活。

陪臣将命来,意恳诚亦笃。
注释:作为臣子,接到命令前来传达,我怀着诚恳的心情和忠诚的态度。

有奇不能吐,何术止南牧。
注释:由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不能随意表达出来。如何阻止南方的入侵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君心想更切,臣罪何由赎。
注释:陛下的想法更为迫切,但我作为一个臣子,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或弥补过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