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举尾拳一蹄,掣缰欲嗅骄不嘶。
奚官耸肩两足垂,意皃自与造父齐。
鸡目麟鬐凤皇臆,玉山禾远未容食。
籋云追雹有馀地,置之画图人岂识。
精神权奇孰可班,当在白兔青龙闲。
君知此马从何来,龙眠胸中十二闲。
刘善长出示李伯时画马图俯首举尾拳一蹄,掣缰欲嗅骄不嘶。
奚官耸肩两足垂,意皃自与造父齐。
鸡目麟鬐凤皇臆,玉山禾远未容食。
籋云追雹有馀地,置之画图人岂识。
精神权奇孰可班,当在白兔青龙闲。
君知此马从何来,龙眠胸中十二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画马赞》。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马的神态、姿态,赞美了画中马的精神气质和内在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欣赏。
诗人以“俯首举尾拳一蹄”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画中的马低头、翘尾、挥动前蹄的动态姿态。接着,“掣缰欲嗅骄不嘶”,描绘出马在被牵引着前行时,仍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没有因为外界的刺激而表现出愤怒或不安的情绪。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画中的马的美丽形象,还赋予了马以生动活泼的性格特征。
诗人转而描写画中的马的精神状态。“奚官耸肩两足垂”,形容画中的马昂首挺胸,两腿微垂,仿佛是一位高贵的官员。这里的“奚官”一词,既指代画中的马,又暗含着马的精神气质高雅、尊贵。紧接着,“意皃自与造父齐”,则进一步强调了马的精神气质与古代传说中的神箭手造父相媲美。这不仅体现了马的神韵,也暗示了画家的高超技艺。
诗人转向马的外在形象。“鸡目麟鬐凤皇臆”,描绘了马的眼睛像鸡一样明亮,身体上覆盖着如麟、如凤、如麒麟一样的斑纹,整体形象非常华丽。而“玉山禾远未容食”,则暗示马虽然拥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没有真正的食物可以满足它的饥饿。这里既有对马外表的赞美,也有对马生活状态的同情。
诗人转向对画中马精神气质的赞美。“籋云追雹有馀地,置之画图人岂识”,形容画中的马能够超越云雨和暴风暴雨,展现出超越尘世的境界。而“精神权奇孰可班,当在白兔青龙闲”,则是诗人自己的见解,认为真正的马应该像白兔和青龙一样,拥有自由自在的精神,不受拘束。
诗人再次回到对画中马的赞美。“君知此马从何来,龙眠胸中十二闲”,这句诗既是对画中马的赞美,也是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扬。诗人认为这幅画中的马,正是画家在胸中孕育出的美好意境,如同龙眠在胸中一般,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和创造力。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马的形态、神态和精神气质的描绘,赞美了画中马的美丽和内在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欣赏,以及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扬。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