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解尘鞅,溪边有微行。
手摘诸葛菜,自煮东坡羹。
虽无锦绣肠,亦饱风露清。
钩帘坐扪腹,落日千峰明。
这首诗描述了山寺解尘鞅,溪边有微行。手摘诸葛菜,自煮东坡羹。虽无锦绣肠,亦饱风露清。钩帘坐扪腹,落日千峰明。
注释:
- 山寺解尘鞅:山寺,指的是龙福寺;解尘鞅,意思是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 溪边有微行:溪边,指的是龙福寺附近的小溪边;微行,表示散步的意思。
- 手摘诸葛菜:诸葛菜,是一种蔬菜,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龙福寺周边采摘的蔬菜。
- 自煮东坡羹:东坡羹,是指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的一种美食;自煮东坡羹,即自己烹饪东坡羹。
- 虽无锦绣肠:锦绣肠,形容菜肴精美、美味;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味道却很美好。
- 亦饱风露清:风露清,形容食物清淡可口;虽然只是简单的家常饭菜,但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 钩帘坐扪腹:钩帘,指拉开窗帘的动作;扪腹,即用手摸着肚子,形容吃得饱饱的样子。
- 落日千峰明:落日,指太阳落山的景象;千峰,形容山峰众多;明,明亮的意思。这句话描述的是夕阳西下时,千座山峰被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以山寺解尘鞅开头,描绘了诗人在龙福寺周围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接下来,诗人转向溪边的小道,手摘诸葛菜,自煮东坡羹,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虽然菜肴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味道却十分美妙,让人感到自然清新。最后两句,诗人通过钩帘坐扪腹和落日千峰明,表达了一种满足和宁静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