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虽渐永,未抵客愁长。
秋月虽巳圆,不照寸心方。
将心贮此愁,莫作万斛量。
为月怜此夜,谁共千里光。
空令还家梦,欲趁征鸿翔。

诗句释义

  1. 秋夜虽渐永 - 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即“秋夜”的时间越来越长。
  2. 未抵客愁长 - 虽然时间变长,但客人的忧愁并没有减轻,依然深刻。
  3. 秋月虽巳圆 - “秋月”指代中秋时的月亮,而“巳”在古代表示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4. 不照寸心方 - 这里的“不照”可能指的是明月无法照见内心的真实情感,“寸心”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
  5. 将心贮此愁 - 将自己的心事、忧虑全部储存在这无尽的夜晚之中。
  6. 莫作万斛量 - 不要试图用“万斛量”(古代容量单位)来量度自己的情感,因为这样的度量是不准确的。
  7. 为月怜此夜 - 因赏月而生的同情和怜悯,可能是因为这个夜晚特别令人感伤。
  8. 谁共千里光 - 问句表达的是与谁分享这千里之光的明亮和温暖,这里指月光能跨越千里与人共享。
  9. 空令还家梦 - 即使回到家乡,也只能在梦中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
  10. 欲趁征鸿翔 - 想追随南飞的大雁,希望它们能够带自己飞向远方。这里可能寓意着一种对未知未来的向往或逃避现实的渴望。

译文

秋夜里,时光似乎越拉越长却填补不了自己的寂寞;月亮已圆满,却不能照亮我的内心世界。把心事都放在这漫长的夜晚里,别让它被衡量得过多。只为了那明亮的月光,哪怕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它的温暖。独自欣赏着这夜色中的月光,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哀愁。只能让这回家的梦想在梦中重现,想要追随南飞的大雁,飞向那遥不可及的地方,去追寻一个未知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秋天夜晚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通过对“秋夜”、“明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孤独、思念和失落的深刻体验。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反复的叠词和排比句式加强了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同时,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变化,展现了人类情感的细腻与深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