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虽渐永,未抵客愁长。
秋月虽巳圆,不照寸心方。
将心贮此愁,莫作万斛量。
为月怜此夜,谁共千里光。
空令还家梦,欲趁征鸿翔。
诗句释义
- 秋夜虽渐永 - 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即“秋夜”的时间越来越长。
- 未抵客愁长 - 虽然时间变长,但客人的忧愁并没有减轻,依然深刻。
- 秋月虽巳圆 - “秋月”指代中秋时的月亮,而“巳”在古代表示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 不照寸心方 - 这里的“不照”可能指的是明月无法照见内心的真实情感,“寸心”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
- 将心贮此愁 - 将自己的心事、忧虑全部储存在这无尽的夜晚之中。
- 莫作万斛量 - 不要试图用“万斛量”(古代容量单位)来量度自己的情感,因为这样的度量是不准确的。
- 为月怜此夜 - 因赏月而生的同情和怜悯,可能是因为这个夜晚特别令人感伤。
- 谁共千里光 - 问句表达的是与谁分享这千里之光的明亮和温暖,这里指月光能跨越千里与人共享。
- 空令还家梦 - 即使回到家乡,也只能在梦中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
- 欲趁征鸿翔 - 想追随南飞的大雁,希望它们能够带自己飞向远方。这里可能寓意着一种对未知未来的向往或逃避现实的渴望。
译文
秋夜里,时光似乎越拉越长却填补不了自己的寂寞;月亮已圆满,却不能照亮我的内心世界。把心事都放在这漫长的夜晚里,别让它被衡量得过多。只为了那明亮的月光,哪怕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它的温暖。独自欣赏着这夜色中的月光,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哀愁。只能让这回家的梦想在梦中重现,想要追随南飞的大雁,飞向那遥不可及的地方,去追寻一个未知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秋天夜晚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通过对“秋夜”、“明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孤独、思念和失落的深刻体验。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反复的叠词和排比句式加强了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同时,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变化,展现了人类情感的细腻与深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