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
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
我今何异桃源人,落叶为秋花作春。
但恨未能与世隔,时闻丧乱空伤神。

【小尽行】

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

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

我今何异桃源人,落叶为秋花作春。

但恨未能与世隔,时闻丧乱空伤神。

译文:

藤州三月做小尽,梧州三月做大尽。

悲哀啊,现在的日历不再颁布,回想起过去太平盛世,我的眼泪就会像阵雨一样流淌。

我现在和桃园中的人们有何不同?他们落叶归根,我在秋天落叶中看到春天的花。

但是我却不能与世隔绝,时常听到战乱的消息,我只能伤心地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游子吟》。全诗以游子思妇为中心,深情地吟唱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挚爱。

“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这是说,在梧州(今广西梧州市)三月开始,就进入夏天;而在藤州(今广东藤县)三月则刚刚结束,又进入了冬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

“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这里说的是,现在的日历不再颁布,而回忆起过去太平盛世,我的眼泪就会像阵雨一样流淌。这里的“官历”指的是日历,而“升平”指太平盛世。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和平时期的怀念之情。

“我今何异桃源人,落叶为秋花作春。”这里说的是,我现在和桃园中的人们有何不同?他们落叶归根,我在秋天落叶中看到春天的花。这里的“桃源人”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生活状态,即远离尘嚣,生活在理想世界中的人。而“落叶为秋花作春”则是一种象征,表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就像春天的落叶一样,即使在秋风中凋零,也能化作美丽的花朵。

“但恨未能与世隔,时闻丧乱空伤神。”最后两句是说,但是我却不能与世隔绝,时常听到战乱的消息,我只能伤心地流泪。这里的“丧乱”指的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空伤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过去和平时期的怀念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