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近沉香浦,门前蕙草春。鸳鸯飞下柘枝新。见弄青梅初著、翠罗裙。
怕唤拈歌扇,嫌催上舞茵。几时微步不生尘。来作维摩方丈、散花人。

【注释】

  1.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属近体乐府。又名《南歌子慢》。
  2. 沉香浦:地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元和郡县志》载:“香浦,一名沉香浦,在泾县西南。”
  3. 蕙草:一种香草,即“兰蕙”。
  4. 柘枝新:《广韵·庚韵》:“柘枝,柘木也,其木可为器。”《太平御览·时序部》:“柘枝,柘木也,以柘木作之,形如琵琶,大如五弦琴,两博相间,以铁为轴,弦上施簧,其声清越,谓之柘枝。”
  5. 青梅初著:指梅花初开,未到开花时节。
  6. 翠罗裙:指女子的裙子。
  7. 维摩方丈:佛教语,意为佛家清净之地。此处指和尚的居室。
  8. 散花人:指僧人。
    【赏析】
    这首词是咏叹一位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通过描写她与心上人的相遇、相思以及最终不能相见的情景来体现她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全词采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住近沉香浦,门前蕙草春”两句,写这位女子居住在靠近沉香浦的地方,门庭前长着茂盛的蕙草。沉香浦位于泾县西南,地处江南,气候宜人,草木繁茂,因此这里的景色优美迷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女子居住的环境,也为后面的故事情节作了铺垫。
    “鸳鸯飞下柘枝新”一句,写女子与心上人相遇的场景。鸳鸯是古代人们喜爱的吉祥之物,柘枝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鸳鸯飞下”来形容女子和心上人相遇时的情景,形象生动,充满浪漫色彩。而“新”字则强调了这一场景的新鲜、美好,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见弄青梅初著、翠罗裙”一句,写女子与心上人相识后的情景。青梅是指未成熟的梅树果实,象征着年轻和美好。而女子身着翠绿的衣服,与心上人一起玩耍嬉戏。这里的“见”、“弄”二字,不仅表现了女子与心上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他们对彼此深深的眷恋之情。
    “怕唤拈歌扇,嫌催上舞茵”两句,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她害怕被对方叫去拿歌扇,因为她担心自己会被心上人抛弃;她又嫌心上人催促她上去跳舞,因为她知道这样做会让她更加痛苦。这两句通过夸张手法来表达女子对心上人的感情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几时微步不生尘”一句,写女子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她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够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共度时光,不再受世俗的眼光影响。这里的“微步”指的是微小的步伐,寓意着她渴望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时能够轻松自在地相处。而“不生尘”则表达了她对这份感情纯净无暇的美好期许。
    “来作维摩方丈、散花人”一句,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期待和向往。她想化身为维摩诘那样的人——一位高僧,在他的方丈中为他散花献瑞。这里的“维摩方丈”指的是佛教中的一座清净之地,而“散花人”则是佛教故事中的一种形象。通过这样的想象,女子展现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虔诚信仰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