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樯间翠,波光鸟外明。
忽闻鼓角动旗旌。
道是楼船下濑,趁秋深。
蜃事空传檄,天河欲洗兵。
蛩声断续耳边倾。
伫听铙歌千里,暮云平。
【赏析】
《南歌子·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组诗。此词是组诗的第三首。词以咏史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上片写景。起笔写秋空之景,点明时间,“树色樯间翠,波光鸟外明”,描写秋夜江上之景,“翠”指绿色,“明”指光亮。“忽闻鼓角动旗旌”,突然听到鼓声号角之声,看到旗影飘扬。“鼓角”指战鼓号角。这一句是说:鼓声号角响起来,军旗在风中飘扬。接着用“道是楼船下濑,趁秋深”,说明楼船已经下到江中。“濑”指江河。这句的意思是:听说是楼船到了江中。“趁秋深”是说趁着秋天的天气,乘胜前进。“蜃”指海市蜃楼。传说海边常常有海市蜃楼出现,这里用来指楼船。“蜃事空传檄”,传说中说海上楼船可以借助海市蜃楼而行驶,实际上这是虚妄之事,不过这里用以象征楼船的行进。“天河欲洗兵”,天河指银河。银河里水银流动,可以洗净兵器。这里的“洗兵”,是指楼船所到之处,将敌军全部消灭。
下片写听声。“蛩声断续耳边倾”意思是:听到蟋蟀叫声在耳边断断续续传来。“伫听铙歌千里,暮云平”意思是:等待着听到战马长啸的战鼓声从千里之外传来;等到傍晚时乌云散去,天空一片晴朗。“铙歌”是古代军中的军乐,这里指战鼓声。两句的意思是等待听到战鼓声从千里之外传来,直到傍晚时乌云散去,天晴了。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土、统一国家的心愿和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