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苑晓风吹透。
正是明月时候。
行过碧阑干,一带绿波常皱。
消瘦。
消瘦。
那得容颜如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等进行赏析。
“庭苑晓风吹透”,庭院里的花草在晨风中摇曳。“正是明月时候”,月亮当空,正是月明星稀的好时节。“行过碧阑干,一带绿波常皱”,我走过栏杆,看到那碧绿色的江水常常是皱纹般地皱起。“消瘦。
消瘦。
那得容颜如旧。”我瘦了。我瘦了,怎么能够恢复往日的容颜呢?这几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把花木比作人,把明月比作美人,将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答案】
译文:
庭院中花草沐浴着早晨的微风,明月照耀着庭院中的花草。我走过栏杆,看到那碧绿色的江水常常是皱着眉头的,我不禁瘦了
。
赏析:
词人以清新自然之笔触描绘了一幅清丽宁静的秋夜月下庭院景色。上阕写景。首二句点明时间是清晨,写晓风吹拂着庭园里
的花草,使之摇曳生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明月时候”一句,既点出时间,又写出了月色之美。“行过碧阑干,一
带绿波常皱”,这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渲染庭院中草木随风轻摆的情景。“行过”二字表明词人的动态,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
的感观印象。“绿波”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波澜的样子,也暗示出词人内心的波动。下阕抒情。“消瘦”二字直抒胸臆
,表达了作者对远人的思念。最后以设问收尾,抒发自己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暗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无限牵挂,表达了对
亲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