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整顿乾坤已,开阖明堂复如此。
从头制作轩辕始,海兽山禽咸献美。
衮冕分明圭玉侈,六代光华蔼天子。
日月星辰缋九天,虫鱼草木续山川。
群圣文章想亦然,百家妙理何周旋。
离离黍稷春风前,东周一去追无缘。
帝德王功只仅传,庙堂急管催繁弦。
巍哉孔子尊如帝,矫矫孟轲天莫制。
斯文其丧今何在,邹鲁邈然安可再。
扬雄力寡知无奈,天禄校雠真末计。
江海悠悠百川逝,回首相望几千载。
熙宁天子悯斯文,展转搜扬到海垠。
丞相王公举趾尊,委蛇二老西来宾。
咀嚼六经如八珍,补葺东鲁锄西秦。
天子资之又日新,八风自转成天钧。
顷从孟子驱杨墨,他日淫词又榛棘。
丰镐荒凉天空碧,中庸一路几充塞。
金陵为此深求直,二十年来人稍识。
求之左右逢星极,内圣外王真准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认真审清题干,然后结合相关字义和语境分析正误,同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具体理解。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周公整顿乾坤已,开阖明堂复如此。”这是首联,意思是周公治理了天下已经很久,如今又像开闭明堂一样。“乾坤”,指天地。这一句说周公治理天下,已经很久,现在又有新的做法,如同开阖明堂那样。这里用典表明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赞美之情。
第二联“从头制作轩辕始,海兽山禽咸献美”是颔联。意思是从上古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人们就有制作礼仪的习惯,而今天又有什么比海兽、山禽更加美好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礼仪制度的赞赏之情。
第三联“六代光华蔼天子”是颈联。意思是六代(周、秦、汉、晋、隋、唐)的荣华都光彩照耀着当今天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
第四联“日月星辰绩九天,虫鱼草木续山川”是尾联。意思是日月星辰遍布九天之上,虫鱼草木绵延不绝于大地之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美丽壮阔的赞美之情。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周公整顿乾坤已,开阖明堂复如此”,“乾坤”指天地。这句说周公治理了天下已经很久,现在又有新的做法,如同开阖明堂那样。这里用典表明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赞美之情。
“从头制作轩辕始,海兽山禽咸献美”,“轩辕”指黄帝。《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成汤革命,降及夏商。仲尼伤周礼之废,旧法度之坏,追思伏羲以来,所以王天下者何事?曰:其冠义与仁。故曰:有家者不可以为国,有土者不可以为天下”,这里借指黄帝。这里表达的意思是说从上古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人们就有制作礼仪的习惯,而今天又有什么比海兽山禽更加美好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礼仪制度的赞赏之情。
“六代光华蔼天子”,“六代”指周、秦、汉、晋、隋、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历代王朝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
“日月星辰绩九天,虫鱼草木续山川”,“绩”意为布散,引申为散布、遍布的意思。这句说日月星辰遍布九天之上,虫鱼草木绵延不绝于大地之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美丽壮阔的赞美之情。
“群圣文章想亦然,百家妙理何周旋”,意思是众圣的文章想来也是这样,各家学说的道理也难以周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多元、博采众长的态度。
“离离黍稷春风前,东周一去追无缘”,“黍稷”指粮食。这句说黍稷生长在春风吹拂的田野里,如今帝王离去,再也无法追随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君王的怀念之情。
“帝德王功只略传,庙堂急管催繁弦”,“帝德王功”指君主的德行和功业,这里指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所实行的一些政策,如杯酒释兵权等。这句说皇帝的德行和功业只是稍稍传扬了一些;而庙堂上的乐曲奏得急促,催促着演奏的乐器发出繁乱的声音。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朝政紊乱的忧虑和无奈。
“巍哉孔子尊如帝,矫矫孟轲天莫制”,“巍哉”是伟大呀的意思,“矫矫”是高亢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孔子的高尚品德,“孟轲”指孟子,孟子以仁义道德教化百姓,使百姓受到感化,这里的“天莫制”指天命不可违背的意思。这句说伟大的孔子被尊崇到极点,就像天上的帝王一样,孟子高亢的品德也不可违背天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的崇敬之情。
“斯文其丧今何在,邹鲁邈然安可再。”“斯文”指的是文化,“邹鲁”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鲁国和邹国,这里泛指古代的文化,“邈然”是遥远的样子,这里指遥远的古代文化,无法再次见到了。这句说现在的文化哪里去了啊!古代的邹鲁文化是无法再见到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衰落的痛惜之情。
“扬雄力寡知无奈,天禄校雠真末计。”“扬雄”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和文学评论家,他主张修史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天禄”是指皇家藏书的图书馆,即太学,“校雠”是文字校勘的意思。这里用扬雄的学识来讽刺那些没有学问却喜欢炫耀的人,认为他们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句中“天禄校雠”指扬雄的校书工作。“真末计”指真正的办法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才是根本的办法。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浮夸虚饰之风的批判和反对。
“江海悠悠百川逝,回首相望几千载”,“江海”指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泊;“悠悠”是长远的样子。这句说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泊浩渺无际,我回头遥望这些大河,它们流淌了多少年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熙宁天子悯斯文,展转搜扬到海垠”,“熙宁”是北宋神宗年号;“展转”指辗转不安的意思。这句说神宗皇帝可怜这种文化,辗转不安地到处搜寻扬雄的文字。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对文化的关心和重视。
“丞相王公举趾尊,委蛇二老西来宾”,“丞相”指王安石,当时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王公”指司马光等人,当时任执政大臣;“委蛇”是形容态度恭顺、温和的样子;“二老”指王安石、司马光等人。这句说宰相和执政大臣恭敬而有谦让的样子。句中“西来宾”指司马光等人被召回京师任职。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重用贤臣的褒赞之情。
“咀嚼六经如八珍,补葺东鲁锄西秦”,“咀嚼”指仔细品味的意思;“补葺”是修补、修缮的意思;“东鲁”指东边的鲁国地区;“西秦”指西边的秦国地区。这句说仔细品味《六经》,就象享用珍贵的美味佳肴一样;修补和修缮东边的鲁国地区,就如同锄草除虫一样;修复西边的秦国地区,就如同耕种田地一样。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经典的推崇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
“天子资之又日新,八风自转成天钧”,“资”指依靠、凭借;“八风”指八方之风;“自转”是自然运转的意思;“天钧”指天道。这句说天子凭借儒经典籍又能日新月异;八方之风自然运转形成天道。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希望和期待。
“顷从孟子驱杨墨,他日淫词又榛棘”,“顷”指不久前;“驱”指驱赶的意思;“杨墨”指杨朱和墨翟;“榛棘”指荆棘丛生的灌木丛。这句说不久前孟子赶走了杨朱和墨翟的思想;后来那些邪恶的东西又像荆棘丛生一样出现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学正统地位的担忧和对邪恶思想的批判。
“丰镐荒凉天空碧,中庸一路几充塞”,“丰镐”指丰京和镐京,都是周文王所建都城所在,后周灭掉殷商之后迁到这里;“中庸”指儒家思想的核心;“充塞”是堵塞的意思。这句说丰镐的古城遗址荒凉一片,只有蓝天白云显得那么清澈;但中庸之道却被堵塞得几乎没有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思想的担忧之情。
“金陵为此深求直,二十年来人稍识”,“金陵”指南京;“深求直”指深入探求正直之道;“人稍识”指人民稍微了解一些道理。这句说南京为了寻求真理,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南京求索真理的期盼和对于民众觉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