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汀眠雁,萧梢风触芦。
京尘方满眼,速为唤花奴。
注释:
- 题嗣濮王芦雁二首题:题咏,即写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嗣濮王:即王嗣濮王,这里指代王嗣濮的儿子。
芦雁:指芦苇和大雁。
- 偃蹇汀眠雁,萧梢风触芦
偃蹇:形容雁儿高高地飞在水面上方,像是在睡觉一样。
汀眠雁:在大地上小憩的雁。
萧梢:芦苇的顶端。
- 京尘方满眼,速为唤花奴
京尘:京城的尘埃,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处的繁华都市环境。
速为:赶快去做。
唤花奴:唐代诗人李白有《清平调》三首,其中第一首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句,此处借指呼唤女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芦苇、大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都市生活的无奈。
首句“偃蹇汀眠雁,萧梢风触芦”,诗人通过描绘芦雁在大地上休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里的“偃蹇”一词,既形容了雁儿飞翔的高远姿态,又赋予了它们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萧梢”则是指芦苇的顶部,诗人用它来比喻雁儿栖息的地方,形象生动。最后一句“京尘方满眼,速为唤花奴”,诗人感叹都市中的尘土无处不在,不禁发出“赶快去做”的呼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都市生活的感慨,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