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槊森然老更成,要将馀韵斗僧清。
道傍谁识凌云操,只有诗人着眼明。
【注释】
杉径:指山路。万槊森然老更成,要将馀韵斗僧清。
万株杉树苍翠挺拔,显得更加老态龙钟;它们要与山寺的僧人争奇斗艳,使山林景色更加幽雅清新。道傍谁识凌云操,只有诗人着眼明。
在道旁谁人知道那些挺直高耸的杉树是凌云之志的化身?只有我这个诗人能洞悉其中奥妙。
赏析:
诗以“杉径”开篇,点出了题旨所在。杉树,以其高大挺拔,苍翠挺拔,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和傲岸不群的气节,而“万槊(sǒu)森然”则突出了它的这种品格。作者用“老更成”三字来描绘这些苍松,形象地表现了其风骨遒劲、凌霄竞秀的风貌。“将”字一转,诗人的视线从苍松上移向远方,目光所及之处,山寺僧影参差,一派清幽景象。“余韵”,指前文提到的“老更成”;“斗僧清”中的“斗”,在这里是指争奇斗艳的意思,“清”则是形容环境清幽。“道傍谁识凌云操?”这一句既是对“万槊森然老更成”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前面“欲将余韵斗僧清”的进一步发问。“谁”、“惟”这两个词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真正有远大抱负的人的赞美之情。“惟有诗人着眼明”,这是诗人对整个诗句的总结。诗人以“惟我”自许,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