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不叹折腰,所叹志不宣。
时乎恍易失,发白怅刚悁。
迟迟竟去国,浼浼临长川。
此志苟不遂,江湖终浩然。

【注】某:诗人自指。折腰:弯腰屈背,意即委曲求全。所叹志不宣:叹息志向无法实现,无人能理解。时乎恍易失,发白怅刚悁:时间流逝,恍若隔世;白发人对刚毅之心的惆怅。迟迟竟去国,浼浼临长川:迟迟,迟疑不决;去国,离开京城。长川,大水。浼浼,形容污秽。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和失望之情。

译文:
我也不愿屈服于世俗的束缚,
但我所叹息的是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志向。
时光易逝,恍若隔世,我的头发已白,心中仍充满对刚毅之心的遗憾。
我迟疑不决,最终决定离开京城,面对无尽的大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深感慨。首句“亦不叹折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礼教的反抗,他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失去自我,屈从于世俗的压力。次句“所叹志不宣”,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的志向和抱负无法被世人理解和接受。接下来三句,诗人用“恍易失”和“发白怅”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迟迟竟去国”和“浼浼临长川”则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面对无尽大水的情境,展现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