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风忽起吹舟悍,雨打图书藏裹乱。
阊门咫尺不安流,何况盟津与江汉。
非无轻楫并长槔,逆风流水适相遭。
须臾风回水流顺,星宿浮槎问月高。

这首诗由苏轼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和命运的感悟。

诗句解析:

  1. “蘋风忽起吹舟悍” - 这句诗描述了微风突然吹起的情景,给人一种突然的感觉。”蘋风”是形容风的轻柔,”忽起”表示风的突然来临。”舟悍”则是指小船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2. “雨打图书藏裹乱” - 这句诗描绘了雨水打湿书架上的书籍,使得书籍变得凌乱的场景。”图书”指的是书籍,”藏裹乱”表示书籍被雨水打湿后变得混乱。
  3. “阊门咫尺不安流,何况盟津与江汉”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险境的担忧。”阊门”指的是南京的城门,”咫尺”表示非常近的距离。”不安流”表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能面临危险。”盟津”和”江汉”都是古代的地名,分别指黄河渡口和长江入海口。诗人用这两个地方来比喻自己的处境。
  4. “非无轻楫并长槔,逆风流水适相遭”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顺风顺水的认识。”轻楫”指的是轻便的小舟,”长槔”是一种用来拉水的机械工具。”逆风流水适相遭”表示即使遇到逆风和水流,也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去应对。这句诗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 “须臾风回水流顺,星宿浮槎问月高”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顺风顺水的美好祝愿。”须臾”表示短暂的时间。”风回水流顺”表示风和水流都变得顺畅。”星宿浮槎问月高”则是诗人的一种浪漫想象,他想象着自己在夜空中乘坐着漂浮的木筏向月亮靠近。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微风吹过水面掀起波涛,雨水打湿了书架上的书册。
南京城(阊门)离我很近却不能安宁,何况黄河渡口和长江入海口呢?
我并非没有轻巧的船和拉水的杠杆,但逆风和水流使我得以相遇。
片刻之后风平浪静,星光照耀下的木筏向月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一次船上旅行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理解。诗人通过对风、雨、船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