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君亡一死宜,绝怜儿女死如饴。
龙池久负娲皇誓,蛙坎空遗烈士悲。
洗骨不污唐六馆,沥心无愧赵孤儿。
北行多少生还客,休向梯云读墓碑。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夫之的《挽太学正节先生徐应镳》。下面逐句解读并给出译文和赏析:

  1. 国破君亡一死宜,绝怜儿女死如饴。
  • 诗句释义:国家破碎,君王已逝,一个人去死是应该的。但最让人心痛的是看到他(她)们为了保护国家而牺牲生命,他们就像甘愿被吃掉的甜饴一样。
  • 关键词:国破、君亡、一死、怜儿、死如饴
  1. 龙池久负娲皇誓,蛙坎空遗烈士悲。
  • 诗句释义:龙池(指古代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五彩石之一)长时间背负着娲皇(女娲)的誓言,但如今只剩下蛙坎(指青蛙跃入坑中,比喻牺牲)来寄托那些烈士们的悲痛。
  • 关键词:龙池、娲皇、蛙坎
  1. 洗骨不污唐六馆,沥心无愧赵孤儿。
  • 诗句释义:虽然他们的骨头已经洗净了污秽,但内心仍然无法摆脱对唐朝六馆(即唐朝的官舍或学校)的愧疚和自责,因为他们的行为与赵孤儿(赵国的孤儿,后成为赵武灵王)一样,都是出于无奈的选择。
  • 关键词:洗骨、六馆、赵孤儿
  1. 北行多少生还客,休向梯云读墓碑。
  • 诗句释义:在北方流亡的有多少人能够安全回家?不要再去看梯云(指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死后被元军俘虏押往崖山),去读那墓碑上的名字。
  • 关键词:北行、生还客、梯云、墓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忠烈之士的悼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灭亡、君主逝去的哀痛之情,以及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同情和敬佩。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