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邑三年吏隐仙,声名留照锦江边。
才高不受青衫束,官小聊将彩仗悬。
流沫吕梁游十仞,抟风溟海上三千。
沙头双玉难为别,一曲离歌约暮年。
【注释】
佐邑:在县里做官。
三年:指从政时间。
声名:名声、声望。
青衫束:穿青色的官袍,表示做小官吏。“束”字原意是捆扎,这里作动词用,表示束缚。
彩仗:彩旗。这里指旌旗。
吕梁:山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抟风:指驾风飞腾。
溟海:大海。
沙头双玉:代指两个女子,即阮梅仙和她的妹妹阮梅英。
离歌:离别时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阮梅仙送别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阮梅仙才华与美貌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她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佐邑三年吏隐仙”,意为在县里做了三年的小官,却如同仙人一样超然物外。这里的“佐邑”,指的是在县城里当差,也就是做小官吏;“三年”则是指他在县城里做小官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在县城里做小官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如同仙人一样超然物外。这里的“佐邑”和“三年”都是虚词,用来引出下文的主题。
诗人描绘了阮梅仙的才情和外貌:“声名留照锦江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的名声如同锦江边的阳光一样照耀着人们的心灵。这里,“声名”指的是阮梅仙的声誉,“锦江边”则是指美丽的景色,暗喻阮梅仙的美貌。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的名声如同锦江边的阳光一样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她的美貌如同锦江边的景色一样吸引人。
诗人又描绘了她才学高深的特点:“才高不受青衫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的才华非常高超,但她却不受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青衫束”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才高”则是形容她的才华非常高超。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的才华非常高超,但她却不受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既赞美了阮梅仙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仰之情。
诗人描绘了她的谦逊和淡泊:“官小聊将彩仗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虽然官职不大,但她却不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职位。这里的“彩仗”指的是旌旗,“挂”字原意是系在身上,这里作动词用,表示悬挂。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虽然官职不大,但她却不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职位,就像悬挂着彩色旗帜一样。这既表达了阮梅仙的谦逊和淡泊,也体现了诗人对她的赞赏之情。
诗人描绘了她游历吕梁的经历:“流沫吕梁游十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曾经到过吕梁流过的河段游玩,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她在其中畅游了十丈深。这里的“流沫”指的是流动的河水,“吕梁”则是地名,位于今天陕西省境内。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曾经到过吕梁流过的河段游玩,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她在其中畅游了十丈深。这既描绘了吕梁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阮梅仙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诗人描绘了她驾风而行的经历:“抟风溟海上三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曾经乘风驾船行驶在大海之上,她在那里畅游了三千里。这里的“抟风”指的是驾驭风,“溟海”则是大海的意思,“三千”则是指距离之远。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阮梅仙曾经乘风驾船行驶在大海之上,她在那里畅游了三千里。这既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也表现了阮梅仙的豪迈和冒险精神。
诗人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沙头双玉难为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离别的时刻,沙地上的两个女子(阮梅仙和她妹妹阮梅英)相互拥抱告别。这里的“双玉”指的是两个女子,“为别”则是指告别。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离别的时刻,沙地上的两个女子(阮梅仙和她妹妹阮梅英)相互拥抱告别,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这既表现了离别的哀愁之情,也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
诗人以一曲离歌来结束全诗:“一曲离歌约暮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离别的时刻,诗人唱起了一曲离歌,以此约定未来再相聚的岁月。这里的“暮年”指的是晚年时光,“约”字原意是约定,这里作动词用,表示约定。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离别的时刻,诗人唱起了一曲离歌,以此约定未来再相聚的岁月。这既是对两人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阮梅仙的赞美和描写,展现了她的才情、美貌、谦逊、淡泊、勇气、冒险精神和深厚的情谊。这些品质不仅让读者对阮梅仙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