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从流派问源头,定是祖宗真骨血。
虽然龙真穴自真,或隐或显多误人。
正结人人能识得,不识偏颇闪侧情。
地有怪穴无怪局,认局方知穴法精。
毫厘之缪隔千里,万水千山差一指。
横斜直曲跬步间,撼动山川泣神鬼。
一山入脉百山随,尺寸高低认玄秘。
穴真节节自相符,若不相符穴是虚。
龙真穴假祸福异,误杀世人徒信书。
眼力不在书纸上,泥书空画葫芦样。
扫除万卷总虚谈,收入灵犀一点间。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赠地理钱季实

设从流派问源头,定是祖宗真骨血。
虽然龙真穴自真,或隐或显多误人。
正结人人能识得,不识偏颇闪侧情。
地有怪穴无怪局,认局方知穴法精。
毫厘之缪隔千里,万水千山差一指。
横斜直曲跬步间,撼动山川泣神鬼。
一山入脉百山随,尺寸高低认玄秘。
穴真节节自相符,若不相符穴是虚。
龙真穴假祸福异,误杀世人徒信书。
眼力不在书纸上,泥书空画葫芦样。
扫除万卷总虚谈,收入灵犀一点间。

我将逐句进行解释:

1. 设从流派问源头,定是祖宗真骨血。(首句)

  • 注释:这里表达了对地理知识的尊重和传承。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其与祖先血脉的联系,体现了作者对地理学的重视。

2. 虽然龙真穴自真,或隐或显多误人。(第二句)

  • 注释:虽然龙穴真实存在,但是有时候会因为地形的遮蔽而难以发现。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地理知识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醒人们在探求地理知识时要有耐心和毅力。

3. 正结人人能识得,不识偏颇闪侧情。(第三四句)

  • 注释:真正懂得的人能够识别出正确的位置和方法,而那些不熟悉地理的人往往会受到误导。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真正的地理知识和经验对于辨别真伪的重要性。

4. 地有怪穴无怪局,认局方知穴法精。(第四五句)

  • 注释:即使有些地方的地貌奇特,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找到洞穴的位置。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和经验对于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5. 毫厘之缪隔千里,万水千山差一指。(第六七句)

  • 注释:微小的错误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在寻找洞穴时一个小小的偏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 赏析: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地理实践中要注重细节,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导致严重后果。

6. 横斜直曲跬步间,撼动山川泣神鬼。(第八九句)

  • 注释:即使是最微小的角度变化也可能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从而产生巨大的影响。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地理现象的微妙性和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科学。

7. 一山入脉百山随,尺寸高低认玄秘。(第十一句)

  • 注释:一条山脉的走向会影响到周边山脉的走势,因此了解山脉的高低起伏对于地理研究至关重要。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地理研究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

8. 穴真节节自相符,若不相符穴是虚。(第十二十三句)

  • 注释:真正的洞穴在地下会形成规律的排列,不符合这个规律的洞穴可能是伪造的。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对地理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判断真伪的重要性。

9. 龙真穴假祸福异,误杀世人徒信书。(第十四十五句)

  • 注释:真实的龙穴可能带来好运,而伪造的洞穴则可能带来祸害,这提醒人们要警惕迷信和盲目相信。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对地理现象的误解和迷信行为的危害。

10. 眼力不在书纸上,泥书空画葫芦样。(第十六十七句)

  • 注释:真正的地理知识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来获取,而不能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文字描述。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对书本知识的批判性思考。

11. 扫除万卷总虚谈,收入灵犀一点间。(第十八九句)

  • 注释:只有深入实际,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地理知识。而那些纸上谈兵的人往往无法真正掌握地理知识。
  • 赏析:这句话鼓励人们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要注重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关于地理学的实用指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