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论无涯与有涯,委心冲漠固清嘉。
衣裳草木元非织,窟宅云霞岂是家。
瞪视恐同高长史,神交宜伴老南华。
只应一念超尘劫,安用神浆夜绕牙。

【注释】何道夫:人名,作者的朋友。晋卿:人名,作者的朋友。王正卿:人名,作者的朋友。

“戏论”两句:议论无涯和有涯,委心冲漠固清嘉。

“衣裳”三句:衣裳草木元非织,窟宅云霞岂是家。

瞪视恐同高长史:瞪视恐怕像高长史一样。神交宜伴老南华:精神上的交流应伴随老南华。

只应一念超尘劫:只有一颗心能够超越尘世的苦难。安用神浆夜绕牙:用什么灵丹妙药才能在夜晚围绕牙齿。

【赏析】这首诗是王正卿、何道夫和王晋卿三人互相酬赠的诗,共六首。第一首为序,写他们相聚时的愉快心情。第二首到第五首是他们的酬唱之作,第六首是序诗。

“戏论”,即随意评论;“无涯”指无边无际的虚空,也比喻言论的无穷无尽;“有涯”,“涯”指边际或范围,这里比喻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诗人以“戏论无涯”和“有涯”作比,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而“冲漠”指空虚缥缈,“清嘉”则是清高、美好的意思,诗人以“清嘉”作比,赞美了这种虚无缥缈的境界。

诗人从衣、食方面进一步说明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衣裳草木”,意谓衣服上没有一点布帛之丝;“窟宅云霞”,意谓居住的地方也没有一点云霞的痕迹。诗人以“元非织”和“岂是家”作比,强调自己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和高尚的生活。

第三联中,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瞪视”,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瑜)时得乔公书,读之未毕,恰适都督来谒,遂取书持之,诵说淮贼利害,后公密令人察之,还云‘此必非法’”。周瑜对曹操深具戒心,所以此处借指对曹操的忌惮之心。二是“高长史”,出自《晋书·刘毅传》:“(刘)毅与谢安共登冶城,语次,毅谓谢曰:‘昔过江见殷扬州,故知尔。”殷仲堪为人矜夸自伐,因而谢去之。刘毅说:“吾曾见王文度(司马昱的儿子),故知卿耳。”后来,人们把“殷仲堪”作为“轻浮”的代表,“高长史”则成为“清高”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虽然身处纷扰复杂的官场,但却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第四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用典之意十分明显。“只应一念”,指只要存着一颗纯洁的心就行了;“超尘劫”,就是跳出尘世的苦难,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认为,只要心存纯洁,就能超越尘世的苦难。至于如何修炼成仙,那就要靠自己去探索了,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这既表现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他的谦逊态度。

最后一句“安用神浆夜绕牙”,是对整首诗的概括。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道,即使不用什么灵丹妙药,也能在夜晚环绕牙齿。也就是说,只要心中存着道行,就不必依赖任何外力了。

这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表现出他谦逊的品质和不慕名利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