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感愁运,肃肃励素节。
蟾华度疏棂,兰吹出丛薄。
幽虫泣烟莎,微萤映露叶。
百哀攻予衷,感此重忉怛。
庭闱馀斑衣,荒垄已白骨。
苟生尚何聊,从死恐亡益。
鞠凶天未悔,风急雁序拆。
女须冰玉质,眼看没荒域。
山鬼不足邻,何年反尔魄。
危肠尽一哭,六月霜凛烈。
自从夺所怙,残魂慨零落。
虚弦已折翮,况此百中镝。
人生寄一世,常苦不满百。
血气如微流,岂禁沸鼎涸。
隐忧谁复诉,任理宽万一。
贝叶了诸妄,一真无悦戚。
香火有昔缘,从兹事朝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秋怀》。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悠悠感愁运,肃肃励素节。 —— (忧愁的心情随着秋天的到来)
注释:这里的“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和愁绪的绵延,“肃肃”则描绘出秋风的清冽。两句诗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因季节变迁而感到的深沉忧郁。蟾华度疏棂,兰吹出丛薄。 —— (月光透过稀疏的窗棂,清风送来兰花的香气)
注释:这里“蟾华”指月亮,“兰吹”则是微风吹拂的声音。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幽虫泣烟莎,微萤映露叶。 —— (夜晚的蟋蟀在烟雾中呜咽,萤火虫在露水覆盖的叶子上闪烁)
注释:诗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昆虫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百哀攻予衷,感此重忉怛。 —— (无数的悲伤涌向我的内心,使我痛苦不已)
注释:这里的“百哀”指的是众多的悲哀,“攻予”,即冲击着我。“重忉怛”意味着情感上的剧烈波动,非常痛苦。庭闱馀斑衣,荒垄已白骨。 —— (庭前的庭院里还留着斑驳的斑衣,荒凉的墓地上已是白骨累累)
注释:“斑衣”指斑驳的衣服,这里用来比喻年老体衰的状态。“荒垄”指的是坟墓,“白骨”象征着死亡。苟生尚何聊,从死恐亡益。 —— (如果苟活于世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跟随而死或许也无济于事)
注释:这里的“苟生”意为苟且生存,“亡益”表示没有好处或者帮助。诗人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鞠凶天未悔,风急雁序拆。 —— (天空中没有因为凶兆而感到后悔,反而风声急促如同雁阵被拆散)
注释:“鞠凶”指遭遇不幸或不祥之事,“风急”形容风势强劲,“雁序拆”则形象地描述了大雁飞行时排列的变化。女须冰玉质,眼看没荒域。 —— (女子拥有如冰玉般的纯洁品质,但眼中看不到任何荒芜之地)
注释:“女须”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为“女儿”。这句诗强调了女性的品质高洁,但现实却让人感到无奈和失望。山鬼不足邻,何年反尔魄。 —— (山上的鬼魂不足为邻,何时能摆脱这些魂魄的缠绕)
注释:这里的“山鬼”可能指的是山林中的幽灵或妖怪,“反尔魄”表示难以挣脱或摆脱。危肠尽一哭,六月霜凛烈。 —— (我悲痛欲绝,眼泪已经流尽,就像六月的寒霜一样寒冷刺骨)
注释:“危肠”指极度悲痛的心肠,“六月霜”用来形容天气冷得像六月的霜。
接下来的几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自从夺所怙,残魂慨零落。 —— (自从失去了依靠,我的灵魂就变得飘零破碎)
注释:“夺所怙”可能是指失去保护或依托,“残魂”指灵魂残缺不全。虚弦已折翮,况此百中镝。 —— (连箭羽都被折断,何况百发百中呢)
注释:“虚弦”指弓弦松弛无法拉满,“折翮”意指折断翅膀。“百中镝”形容箭矢准确无误命中目标。人生寄一世,常苦不满百。 —— (人生短暂如寄,常常感到不满足于百年寿命)
注释:“寄一世”指人生的短暂。血气如微流,岂禁沸鼎涸。 —— (气血如细流般微弱,又怎能忍受沸水般的煎熬)
注释:“血气”代指生命力。隐忧谁复诉,任理宽万一。 —— (心中的忧虑无人诉说,只能任凭命运摆布)
注释:“隐忧”指内心深处的忧虑,“任理宽万一”表示顺其自然,放宽心接受命运的安排。贝叶了诸妄,一真无悦戚。 —— (理解了世间的一切虚幻,唯一真实的事情是没有快乐和忧伤)
注释:“贝叶”可能是指佛教经典中的贝叶经文,“了诸妄”意指看破世俗的虚妄。香火有昔缘,从兹事朝夕。 —— (香烟缭绕寄托着过去的缘分,从此开始新的修行)
注释:“香火”指佛教的香烟与灯火,“昔缘”指过去的因缘。
整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人物悲欢的描述以及对生死、荣辱的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