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也真贤哉,陋巷一箪食。
卒然问为邦,所告王者事。
轲亦印微言,曰可禹稷配。
学道则爱人,偃昔尝有志。
他时武城弦,嘿与圣意会。
聊寄莞尔笑,汲深孰知底。
欲令诵所闻,姑以割鸡戏。
圣贤存心处,万类宅生地。
先生为己功,及物乃糠秕。
十室有忠信,百里吾敢鄙。
六经作县谱,赵张不到此。
春风七条丝,可以驯桑雉。
尧舜治天下,乃与治射比。
一朝坐廊庙,用有大小尔。
我昔从公游,顽璞不受砥。
经时去函丈,榛棘撑肾胃。
朅闻卫返鲁,倦马始休辔。
欲申趋隅问,已作横策起。
人生楦宇宙,孰为不朽计。
著书有存亡,德业亘千祀。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孙宾老作为县令的期望和期望。

诗的第一句“回也真贤哉,陋巷一箪食”,赞美了孙宾老的贤明和简朴。这里的“回也”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以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生活态度赢得了人们的敬仰。而“陋巷一箪食”则描绘了孙宾老在简陋的环境中仍然能够自得其乐,不追求奢华的生活状态。

诗的第二句“卒然问为邦,所告王者事”,表达了孙宾老对治理国家的决心和能力。这里的“卒然问为邦”意味着孙宾老突然提出了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显示出他的智慧和远见。而“所告王者事”则表明他对国家的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诗的第三句“轲亦印微言,曰可禹稷配”,引用了孟子的话,称赞孙宾老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这里的“轲亦印微言”是指孟子的言论深刻而富有哲理,而“曰可禹稷配”则表示孙宾老的品德可以与古代的圣贤相比肩。

诗的第四句“学道则爱人,偃昔尝有志”,表达了孙宾老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这里的“学道则爱人”是指孙宾老学习道德是为了关爱他人,而“偃昔尝有志”则表明他在以前就有过这样的决心和志向。

诗的第五句“他时武城弦,嘿与圣意会”,描述了孙宾老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这里的“他时武城弦”是指未来可能会有人模仿孙宾老的风格,而“嘿与圣意会”则表示孙宾老的智慧和德行将会被后人所领悟和传承。

诗的第六句“聊寄莞尔笑,汲深孰知底”,表达了诗人对孙宾老的敬佩之情。这里的“聊寄莞尔笑”是指诗人希望用微笑来表达对孙宾老的敬意,而“汲深孰知底”则表示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理解孙宾老的伟大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孙宾老的赞美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智慧和才能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