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穷百不谐,所向辄墙壁。
堂堂百代师,往往遭削迹。
闾阎侮出胯,逆旅或争席。
虽然炯炯心,未易屈此膝。
闭门师唐虞,清风入吾室。
千古阅顷暂,八荒在几榻。
从教厌藜苋,笔端有冰雪。
出处云行天,得丧驹过隙。
元龙吾畏友,万卷破丘索。
抱耒耕莽苍,天民所先觉。
平生湖海气,脊梁硬如铁。
方其抵掌时,南山虎可缚。
向来三年淹,聊以六月息。
自予得此士,不作肝胆隔。
隐然当一面,坚垒雄屹屹。
偷儿妄窥瞰,不用苦笞掠。
与之尘生甑,定自惊失色。
不知破衣中,照人一尺玉。
开门恭执贽,政恐子不欲。
因成一笑粲,莫放百忧集。
子敬爱毡青,何如我酒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却不得重用的人的同情和感慨。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士穷百不谐,所向辄墙壁。
译文:士人穷困百事不顺遂,到处受到排斥。
注释:这里指的是文人在仕途上遭受挫折,处处碰壁。堂堂百代师,往往遭削迹。
译文:赫赫有名的前辈学者们,常常被贬斥失势。
注释:这里的”堂堂百代师”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或贤达。”往往遭削迹”则是指他们常因各种原因而被贬官或失去权势。闾阎侮出胯,逆旅或争席。
译文:普通百姓侮辱他们出胯下,旅店的主人也与他们争夺席位。
注释:这里的”出胯下”比喻被社会底层轻视,而”争席”则是形容他们受到别人的排挤和攻击。虽然炯炯心,未易屈此膝。
译文:虽然心中充满正义和坚定的信念,但一时难以屈服于此。
注释:尽管面对困境和挑战,诗人仍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立场。闭门师唐虞,清风入吾室。
译文:闭门谢客隐居唐尧虞舜时代,清风吹遍我居室。
注释:这里的”闭门师唐虞”指隐居生活,远离尘世喧嚣。”清风入吾室”则形容内心的宁静和纯净。千古阅顷暂,八荒在几榻。
译文:千年历史在眼前瞬间消失,八方世界都在我的书桌上。
注释:这里的”阅顷”表示时间的短暂,”八荒”则指整个世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知识的渴望。从教厌藜苋,笔端有冰雪。
译文:从教书育人中感到厌烦,笔下有着如冰如雪的智慧。
注释:这里的”藜苋”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贫苦的生活。”笔端有冰雪”则形容作者文才高洁,笔下的文字如同冰雪一般清澈、坚韧。出处云行天,得丧驹过隙。
译文:人生得意时如云行天,失败时如驹过隙。
注释:这里的”云行天”比喻人生的顺利,”驹过隙”则形容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元龙吾畏友,万卷破丘索。
译文:陈蕃是我敬畏的朋友,满腹经纶胜过万卷书。
注释:这里的”元龙”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字,陈蕃与之并称为“元龙”。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陈蕃的敬仰。抱耒耕莽苍,天民所先觉。
译文:怀抱农具耕耘在辽阔的原野上,是天民的先锋。
注释:这里的”抱耒耕莽苍”形容农民辛勤劳作,”天民所先觉”则表示农民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平生湖海气,脊梁硬如铁。
译文:一生经历如湖水与大海般宽广深厚,腰板挺拔如铁铸。
注释:这里的”湖海气”表示诗人胸怀广阔,”脊梁硬如铁”则形容他的坚强意志。方其抵掌时,南山虎可缚。
译文:正当他威震四方时,南山猛虎也可被制服。
注释:这里的”抵掌”表示威风凛凛,”擒获”则表示成功制服敌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威武的形象。向来三年淹,聊以六月息。
译文:过去三年沉浮不定,现在只求半年的安宁。
注释:这里的”淹”表示沉浮不定,”息”则表示安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自予得此士,不作肝胆隔。
译文:自从得到这样的人才,不再有隔阂之情。
注释:这里的”肝胆隔”表示过去的猜忌和隔阂,”不作肝胆隔”则表示消除了隔阂,建立了信任关系。隐然当一面,坚垒雄屹屹。
译文:隐隐约约地占据一方,坚如磐石的壁垒显得雄壮无比。
注释:这里的”隐然当一面”表示占据了一席之地,”坚垒雄屹屹”则形容壁垒坚固如磐石。偷儿妄窥瞰,不用苦笞掠。
译文:小偷小摸者随意窥视,无需严刑拷打。
注释:这里的”偷儿”是指小偷,”妄窥瞰”表示随意窥视,”不用苦笞掠”则表示不需要严厉惩罚。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法律公正的肯定。与之尘生甑,定自惊失色。
译文:面对他们的污秽之言行,定会惊愕失色。
注释:这里的”尘生甑”表示面对污秽不堪的行为,”惊失色”则形容内心的震惊和尴尬。不知破衣中,照人一尺玉。
译文:不知道那破旧衣服下,隐藏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玉。
注释:这里的”破衣中”表示外表破旧,”一尺玉”则形容内在的品质和才华。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的高度评价。开门恭执贽,政恐子不欲。
译文:我打开门恭敬地迎接你(的来访),恐怕你不喜欢我。
注释:这里的”开门恭执贽”表示热情地欢迎对方的到来,”政恐子不欲”则表示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的接待方式。因成一笑粲,莫放百忧集。
译文:因此开怀大笑,不要让忧愁聚集。
注释:这里的”因成一笑粲”表示因为某种原因而开心大笑,”莫放百忧集”则表示不要让忧愁再次聚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乐观的态度。子敬爱毡青,何如我酒绿。
译文:子敬喜欢青色的毡子,我更喜欢绿色的酒。
注释:这里的”子敬”是指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张芝的儿子张壹,”毡青”是指青色的毡子,而”酒绿”则是指绿色的酒。诗人通过比较两者的风格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