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造化无遗力,霜雪十围岂易得。
盲工操斤选朴樕,铜柯石根弃如掷。
呜呼斯人何不淑,天畀之多人则啬。
白眼千百碌碌子,老虎可缚蛟可馘。
神锋屡染鸡鹜血,绕匣龙蛇夜悲泣。
英灵不合世间著,蚁宫历游无半席。
不如收拾还山川,化为球琳尚华国。
意气偶合肝肠倾,手栽檀栾食予实。
至今敛翼蓬蒿中,不与燕雀同感激。
霜风吹愁愁更浓,屈折长虹玉三尺。
晨兴揽衣发深省,古来精诚可裂石。
玄堂文成许见不,鱼与熊掌当取一。
【注释】
百年:一生
造化:自然
盲工:木工,这里指李允成
铜柯石根:铜钱的背面。
白眼:鄙视的眼光
老虎可缚蛟可馘:形容勇猛无比
神锋:神兵利器
英灵:英雄的魂魄
蚁宫:小官署、小官舍
檀栾:檀香木。比喻美好的人才
食予实:食我的俸禄
晨兴:早晨起床时,指作者早起
玄堂文成:在玄堂写成文章
许见不:一定不能看见
鱼与熊掌:古代认为美味佳肴不可兼得,比喻二者必取其一。
屈折长虹:比喻人生短暂如彩虹易折
晨兴揽衣发深省:早晨起床时,整理衣冠,深思反省
精诚:忠诚的心愿
鱼与熊掌当取一:比喻两者不可兼得,只能选其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李允成知县的哀悼诗。诗人以“百年”开篇,表达了对李允成一生的感慨和惋惜。接着以李允成的功绩为证,赞美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诗人又以李允成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为反面教材,说明一个人生前的才能和贡献,并不等于死后就一定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和尊重。因此,诗人最后发出感慨:“不如收拾还山川,化为球琳尚华国”,意思是说,李允成的才能和贡献,如果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和推崇,那么他就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李允成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对那些有才华而又得不到重用的人深感同情和惋惜。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李允成个人的哀叹,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