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吾出东门,回首瞻长坂。
凄然数根松,枯华困凌践。
时春百卉肥,绿苔亦青婉。
如何虬凤姿,独尔失崭岸。
伐明根下摧,樵炊枝上剪。
忍此棘荆蕃,宁此栋梁爨。
栋梁君自遗,文木固不贱。
杂兴
早晨我走出东门,回头望见长坂道。
凄凉的松枝数根,枯黄的叶子被践踏。
春天百花盛开,绿苔也显得青翠。
为何虬凤般的松树,独自失去峥嵘姿态?
砍伐它的根部,摧残它的枝叶,剪去它的枝条。
忍受这荆棘丛生的树木,宁可这些栋梁被烧掉。
大梁小柱都是自然遗赠,木材本身并不卑微。
注释:
- 朝吾出东门:早晨我走出东门。朝吾,早晨。
- 回首瞻长坂:回头看看长坂道。长坂道,古地名,在今河南禹州市南。
- 凄然数根松:凄凉地看几棵松树。
- 枯华困凌践:枯黄的叶子被践踏。
- 时春百卉肥:春天的时候百花盛开。
- 绿苔亦青婉:绿苔也显得青翠。
- 如何虬凤姿:为何虬龙凤一样的姿态。虬龙凤,指龙和凤,古代传说中吉祥的神兽。
- 独尔失崭岸:独自失去峥嵘姿态。
- 伐明根下摧:砍伐它的根部,摧残它的枝叶。
- 樵炊枝上剪:砍伐它的树枝,剪去它的枝叶。
- 忍此棘荆蕃:忍受这荆棘丛生的树木。
- 宁此栋梁爨:宁可这些栋梁被烧掉。
- 文木固不贱:大梁小柱都是自然遗赠,木材本身并不卑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首句“朝吾出东门”,描绘了诗人早晨离开家门的场景,为下文埋下伏笔。第二句“回首瞻长坂”,诗人回头望去,看到了长坂道上的景象,这里的长坂道可能是他曾经走过的道路,也可能是他即将离开的故乡之路。第三句“凄然数根松”,诗人看到了几棵枯萎的松树,它们虽然孤独,但依然坚韧不拔。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从枯萎到凋零,再到被砍伐,都展现了松树的顽强生命力。然而,第五句“虬凤姿”,诗人突然转变了语气,将松树比喻为虬凤,赋予了它一种高贵的气质,这与前面的描述形成了鲜明对比。第六句“独尔失崭岸”和第七句“宁此栋梁爨”,诗人用“独尔”、“宁此”等词语,表达了对生命顽强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最后一句“文木固不贱”,诗人再次强调了木材的价值,即使被砍伐,也是有价值的。整首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对松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