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鸡犬督邮来,想见文书手自催。
鼓枻黄头罢田去,倾囊黔首入苗回。
春盈半月倾盆盎,夜雹前时落李梅。
已向茫头望笼饼,阳乌几日放天开。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惊呼鸡犬督邮来,想见文书手自催。
鼓枻黄头罢田去,倾囊黔首入苗回。
春盈半月倾盆盎,夜雹前时落李梅。
已向茫头望笼饼,阳乌几日放天开。
注释:
①久阴:长时间的阴沉天气,形容天气不好。
②闻:听到。
③督邮:古代驿站的官吏,专管传递官府文件。县:县城,指地方行政机构所在的城市。奉简:捧着公文。蹈元:拿着公家的信物、符节等,表示身份。
④鸡犬:代指百姓家畜。督邮到来后,百姓们惊扰起来,鸡叫狗吠声此起彼伏。
⑤想见:想象着能见到。文书:公文,这里指上级下发的命令和指示。手自催:亲自催促执行。
⑥鼓枻(yǐ):摇船桨。黄头:一种小船。罢田:停止耕作。黔首:泛指百姓。
⑦倾囊:将钱袋倒空。黔首入苗回: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钱财,买种子回家种地,准备春耕。
⑧春盈半月:春天过了半个月,满月即中秋。倾盆盎(páng):形容雨下得非常大,像盆里的水一样泼下来。
⑨夜雹(báo):晚上下了冰雹。李梅:李子与梅花,都是春天的果实。
⑩茫头:迷茫的地方,比喻无法确定的方向或地方。望笼饼:盼望吃上蒸笼里的饼。笼饼是北方的一种面食,用薄饼包裹各种馅料,蒸熟后食用。阳乌:太阳,指太阳。几日:多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战争的不满和担忧。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描述了久违的阴郁天气中传来了县令下达的公文。这里的“久阴”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压抑和不安,而“督邮”则是负责传递公文的官员,他的到来意味着战乱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境下,人们的心情变得焦虑不安,鸡犬也因为惊吓而四处乱叫。
第二句“蹈元”,指的是手持朝廷颁发的信物(如虎符、剑履等)前来传达命令的官员。他们的到来,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战乱的影响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同时,这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和社会动荡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句“鼓枻黄头罢田去”,则进一步描绘了战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原本平静的乡村被战争打破了宁静,农民们不得不停止耕作,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家乡。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接下来的诗句“倾囊黔首入苗回”,则通过描绘百姓们纷纷拿出钱财购买种子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和影响。这里的“黔首”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被迫卷入战争,被迫承担起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苗回”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回到田间劳作的场景,虽然战争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和损失,但他们仍然选择坚持生存下去。
末两句“春盈半月倾盆盎,夜雹前时落李梅”,则是通过描绘春雨和冰雹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影响的深刻感受。这里的“春盈半月倾盆盎”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的景象,而“夜雹前时落李梅”则通过描绘冰雹降临的场景,进一步凸显了战争带来的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挑战,更引发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已向茫头望笼饼,阳乌几日放天开”则是在表达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茫头”指的是迷茫的地方,比喻无法确定的方向或地方,象征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困扰和不确定性。而“阳乌几日放天开”则表达了希望太阳能够重新升起,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这句话不仅是对战争结束的期盼,更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