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
料峭侵衣犹带臈,廉纤昏昼已如梅。
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
诗句释义
- “蕉上雨声无尽来”
- “蕉上”暗示着雨滴在植物叶子上持续不断地落下,如水滴打在香蕉叶上的声音。
- “无尽来”表示这种声音是连续不断的,给人一种雨声连绵不绝的感受。
- “龙疲应困阿香催”
- “龙疲”指代的是雨水,因为龙的形象常与降雨相关联。
- “应困”表示由于雨水的持续,龙也感到疲惫,无法继续施展其力量。
- “阿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植物或香料(在古代文化中,某些植物和香料有驱虫的作用),雨水让这些植物和香料更加香气四溢。
- “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雨水使一切生机勃勃,如同催促万物生长。
-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
- “竹萌”指的是新出土的竹子。
- “出土囊锥见”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好像用锥子从土里穿出一样。
- “燕觜”指的是燕子,燕子嘴里叼着泥巴筑巢。
- “得泥风鹢回”则形容燕子在泥泞中筑巢,就像风中的鹢(一种古代的船只)被风吹回一样,这里的“风”比喻自然之力。
- “料峭侵衣犹带臈”
- “料峭”形容天气寒冷,微风吹过的感觉让人感到刺骨。
- “侵衣”意味着寒风逐渐侵袭到衣服上。
- “犹带臈”中的“臈”可能是指露珠或其他水珠,它们附着在衣物上,增加了寒意。
- “廉纤昏昼已如梅”
- “廉纤”形容小雨细密而轻柔,如同丝绸般细腻。
- “昏昼”即黄昏时分,雨天使得天色变得昏暗。
- “已如梅”暗喻雨后的景色像梅花一样美丽,但同时可能也有冷清、孤独的意味。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盛开,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和高洁志向。
- “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
- “愁边”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可能是忧愁、忧郁之地。
- “酒盏都无力”形容酒已经喝得不多且提不起兴致,可能是因为天气阴沉,影响了饮酒的心情。
- “更着浓阴拨不开”中的“拨不开”表达了诗人在浓厚的雨雾中行走时的困难和无助感,强调了天气对人心情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雨绵绵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雨点不断、竹笋出土、燕子筑巢等自然元素,以及天气的变化,如寒冷、细雨、黄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