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
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碗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
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
这是一首描绘禅院生活的七绝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陪大慈老登古院 - “陪”意味着陪伴,“大慈老”指一位慈悲为怀的老僧人,“登古院”表明在古老的寺庙中攀登或行走。
林影横榰折脚床 - “林影”可能指的是树木的影子,暗示着寺院周围的自然环境;“横榰”形容树影斜斜地映照在地面上;“折脚床”通常是一种低矮、不直的椅子,这里可能指代僧人们使用的简陋家具。
禅翁唤我坐斜阳 - “禅翁”是对僧人的一种尊称,“唤我”表示被邀请或引导;“坐斜阳”描述一种静谧而平和的景象,可能是傍晚时分的宁静。
诸天共说无生话 - “诸天”泛指所有的神灵或宇宙间的神明,“共说”表示大家讨论;“无生话”是佛教中的教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本质,强调生命的空性和无常。
万壑同熏不尽香 - “万壑”形容山涧众多,“同熏”意味着共同散发出香味,“不尽香”表达了香气浓郁,持久不衰的状态。
茗碗泛云醒远目 - “茗碗”是指用来泡茶的碗,“泛云”形容茶水的颜色像云朵一样飘渺不定;“醒远目”则是指使远方的视线清晰明亮。
藜羹煮玉闹枯肠 - “藜羹”是一种用藜叶(一种草本植物)制成的简单食物,“煮玉”形容其质地细腻如玉;“闹枯肠”意味着这种食物能够刺激肠胃,让人感到饥饿。
逢人若问峰头事 - “峰头事”可能是指山峰之上发生的某件事情,“逢人若问”则是遇到有人问起时的回答,这里的问答可能隐含着对禅宗教义的探讨。
翠竹阴中菊正黄 - “翠竹”指青翠的竹子,“菊花”是秋天的象征,“正黄”表明菊花盛开时的鲜艳色彩。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林影横榰折脚床:描述了一个古朴宁静的场景,反映出寺院环境的清幽。
- 禅翁唤我坐斜阳: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禅宗修行者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诸天共说无生话:展现了佛教教义的深远影响,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解脱的重要性。
- 万壑同熏不尽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
- 茗碗泛云醒远目:通过品茶这一行为,表现了文人士大夫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 藜羹煮玉闹枯肠:以食物为媒介,展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及其对身体的滋养作用。
- 逢人若问峰头事:反映了禅宗思想的传播与普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 翠竹阴中菊正黄: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食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