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灯烛夜辉辉,照我书边泪湿衣。
何术更堪图惬快,平生已是足乖违。
悠悠客路和愁往,杳杳青山借梦归。
虫响风鸣俱有恨,惊残二十七年非。

【注释】

秋堂:秋天的堂。灯烛:指蜡烛。辉辉:光闪闪的样子。书边:书页旁边。湿衣:泪滴湿了衣服。何术更堪:用什么方法能解。图惬快:求得快慰或快乐。乖违:不协调,不相合。悠悠:悠长。客路:行旅的道路,这里指旅途。杳杳:深远的样子。青山:青翠的山。借梦归:借梦中归来。虫响、风鸣:形容蟋蟀叫声,秋风声。惊残:惊吓,使受惊,使心碎。二十七年:二十七岁的时候。

【赏析】

《秋堂》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作者自叹身世的遭遇,抒发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句“秋堂灯烛夜辉辉”,写秋夜读书时的情景,点出“愁”字;次句“照我书边泪湿衣”,进一步抒写因悲苦而流下的眼泪;三句“何术更堪图惬快”,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四句“平生已是足乖违”,感叹自己一生已为世俗所累;五句“悠悠客路和愁往”,描绘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之情;六句“杳杳青山借梦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虫响风鸣俱有恨,惊残二十七年非”,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全诗通过对作者自叹身世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一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