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廛徒自受,想象圣人氓。
二耜惭沮溺,疲羸不善耕。
三时徒饱食,何力助戎兵。
四部虽该涉,心非太学生。
五噫聊慷慨,那复慕光荣。
六逸如堪继,相邀且倒倾。
七弦休抚弄,里耳悦铿轰。
八杀宾宜惧,过门岂敢迎。
九年储莫望,吟醉但忘情。
十室论忠信,吾穷或有名。
【注释】
一廛(chán):指住宅的面积。廛,古代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一廛为一平方丈。徒:白白地。受:接受、容纳。想象:想、设想。圣人氓:指尧舜禹等圣明帝王。氓,民也。二耜:两种农具,耜是古代的一种犁。沮溺,战国时鲁国人,曾隐居不仕,以农耕自给。惭:羞愧、惭愧。何力:什么力量。助:帮助。四部:《书·洪范》说“四岳佐禹”,即四方诸侯之辅佐者。这里指四方的诸侯。太学生:太学生,指太学的学生。这里指读书人。五噫:《诗经·魏风》篇首有“微我其逝”之句,后人每引以为叹息之声。聊:姑且。慷慨:心情激昂、悲壮的样子。那复:怎么、哪还能。慕光荣;羡慕、仰慕荣耀。逸:通“佚”,闲散、安逸。堪:能、能够做到。相邀:相互邀请。倒倾:倾倒,引申为互相推崇、推重之意。七弦:泛指琴瑟之类乐器。休:不要。里耳:指民间。悦铿轰:声音和谐而响亮。铿:形容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过门:指进门。迎:迎接。九年储:多年积蓄的财物。储,储藏、积聚。吟醉:边吟唱边喝酒,醉意盎然地唱歌。忘情:忘记自己的烦恼,忘却忧愁,心情舒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自叹自答的形式抒发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愤懑。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与愤懑,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和命运的无奈与感叹。
开头六句中,“一廛徒自受”一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愤懑之情。诗人认为,他辛辛苦苦劳作,却只是白白地承受着贫穷和劳累,这种生活让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助。接着,“二耜惭沮溺”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沮溺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圣贤人物,他们都是贤良君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能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
接下来的六句中,诗人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他认为,尽管人们努力工作,但是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反而只会被看作是无能和懒惰之人。这种社会现象让诗人感到非常痛心和愤怒。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命运的无奈与感叹。诗人认为,他虽然有着美好的才华和志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梦想。这种困境让人感到十分沮丧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世态炎凉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失望和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