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复虚假,名陶不知瓦。
养子役于人,不如生犬马。
公私严忌讳,势利关取舍。
奉生既疏违,丧死更苟且。
苴麻不敢服,桐竹何由把。
未得久哀呼,方当勤唯喏。
百年闻罔极,一瞬经庐下。
岂不近冠裳,驱牵到乖寡。
沾沾荷锄子,言动只山野。
终制负凶缞,兴辞泪如泻。
诸儒论鄙俗,不若都人雅。
请问雨间民,谁为称情者。

虚假行

虚假复虚假,名陶不知瓦。

养子役于人,不如生犬马。

公私严忌讳,势利关取舍。

奉生既疏违,丧死更苟且。

苴麻不敢服,桐竹何由把。

未得久哀呼,方当勤唯喏。

百年闻罔极,一瞬经庐下。

岂不近冠裳,驱牵到乖寡。

沾沾荷锄子,言动只山野。

终制负凶缞,兴辞泪如泻。

诸儒论鄙俗,不若都人雅。

请问雨间民,谁为称情者。

注释与赏析:

  • 虚假行:此诗可能是古代一种表达对虚伪社会的讽刺和批判的作品。
  • 虚假复虚假: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假现象和虚伪态度。
  • 名陶不知瓦:”名陶”可能指的是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不知瓦”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无知与不理解。
  • 养子役于人:这里指子女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服于他人。
  • 公私严忌讳:在公私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和禁忌,使得人们的行为受到限制。
  • 势利关取舍:权力和利益关系成为人们决策的重要依据,导致道德和价值观的扭曲。
  • 奉生既疏违:对于生活的态度变得淡漠、疏远,不再珍惜生命。
  • 丧死更苟且:面对死亡和失去时,人们往往表现得更加草率和马虎。
  • 苴麻不敢服:对于丧事的处理显得过于简单或不够庄重。
  • 桐竹何由把:竹子被用来制作丧衣,但人们对此并不重视。
  • 未得久哀呼:长时间哀悼的声音不被理解或支持。
  • 方当勤唯喏:应该勤奋地遵循礼节,但却常常被忽视。
  • 百年闻罔极:人生短暂,百年之后无人知晓真相。
  • 一瞬经庐下:生命的转瞬即逝,如同在简陋的房屋下度过一生。
  • 岂无冠裳: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心并不真正懂得礼仪或尊重。
  • 驱牵到乖寡:人们被驱使去追求名利,以至于背离了家庭和婚姻的基本原则。
  • 沾沾荷锄子:”沾沾”表示自满或满足,”荷锄子”则暗示了农民的身份。
  • 言动只山野:言语和行为仅限于山野之间的小范围,缺乏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影响力。
  • 终制负凶缞:到了老年仍然穿着丧服,承受着悲痛。
  • 兴辞泪如泻:因悲伤而流泪,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 诸儒论鄙俗:学者们讨论的内容被认为是庸俗的,不值得重视。
  • 不若都人雅:相比之下,普通人的行为和思想更为恰当和优雅。
  • 请问雨间民:询问普通百姓的看法或感受。
  • 谁为称情者:谁是真正能够表达真实情感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