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
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
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
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
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

《麻姑山诗》

诗人简介:王之涣,字季凌,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为晋州寿阳(今属山西)人。开元初中进士,任太丘县丞。后转赞善大夫,因事被贬至衡州。天宝十三年冬,王之涣游历回乡路过襄阳(今属湖北),作《登鹳雀楼》一诗。

注释:

  • 人言此峰峻:人们说这座山峰很高峻。
  • 谓与浮云齐:就好像和浮云一样高。
  • 势自有高低:形势上自有高低之分。
  • 世论所以迷:世人因此迷失了方向。
  • 为君上峰头:为了登上顶峰。
  • 旷望穷东西:极目远望,可以望到东西。
  • 杳缭城下涧:在城墙下蜿蜒曲折的溪涧。
  • 遥遥线环堤:远远看去,堤岸上的小路像一条线。
  • 人烟众邑屋:城中有众多房屋。
  • 蒙密乱町畦:浓密而错杂,布满了田野。
  • 想彼平地眠:想象那里是平坦的地方,像鸟儿一样安静地休息。
  • 应论峰头人:应该考虑山顶的人。
  • 已尽天路梯:已经走到了最高处。
  • 古士说高广:古时候的人说这座山高大广阔。
  • 中州抵仓稊:中原地区可以与仓库里的谷子相媲美。
  • 岂尝骇嵚岑:难道曾经因为高大而让人震惊吗?
  • 隘若坐一闺:狭窄得如同坐在一个闺房里。
  • 安得千尺翼:怎么能有千尺的翅膀呢?
  • 翻身逐飞霓:翻身追逐彩虹。
  • 扶摇过丹山:乘着旋风飞越青山苍翠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麻姑山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麻姑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